2)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社仓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是后知后觉。

  昨晚的酒吃的痛快,今早起来,他才觉得不对。

  曹颙连半天也等不得,先是使人去他们候着,随后又亲至,绝不会只为给他接风。

  “永庆,不要再去西北,这次走动走动,谋个京缺!”曹颙见他相问,便不再隐瞒,将西北危局与十四福晋之薨说与他听。

  永庆听得怔住,过了半响,方问道:“西北清洗?那岳军门那边……”

  曹颙去过西北,晓得永庆与岳钟琪有私交。说起来,岳钟琪算是永庆的伯乐。没有他的赏识,就没有永庆在西北的建功立业。

  虽说朝廷犒赏平叛功臣时,永庆并不在其中,可这丝毫没有减少他岳钟琪的感激之情。

  “他应没事儿,西北总要有接替年羹尧之人。”曹颙道。

  岳钟琪现下就已经封公,而后会接替年羹尧镇守西北,前途大好。

  永庆闻言,仍是皱眉道:“我不过是大将军麾下,都要担心受牵连;岳军门是大将军义子,岂能幸免?”

  曹颙正吃茶,听了永庆的话,一口气没上来,呛得嗓子眼儿疼。

  他撂下茶盏,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道:“义子?今年认的?”

  怨不得他诧异,这岳钟琪与年羹尧不过相差八、九岁,要是换帖为兄弟还差不多,这义父子则有些滑稽。

  永庆点头道:“六月里认的,虽没有大肆宣扬,可在西北也不是秘事。”

  曹颙思量一番,道:“应不碍事,岳公是两次平叛功臣,实打实的军功,大节不亏,朝廷总会留几分体面。”

  永庆闻言,沉默半晌,方道:“孚若,若是皇上真因十四爷厌弃完颜家,我留着京城,还不若去西北。等过了这几年,十四爷的影响渐消,我再回京也不迟。”

  曹颙听了,叹了口气,道:“要是不想嫂夫人与胜二哥跟着担心,还是早做打算的好……皇上那边,怕是记得你……功臣单子上,你的名字,皇上御笔勾去。你早点与西北脱干系,也少一分风险。要是觉得京里闷,过两年再谋外任……”

  见曹颙苦口婆心相劝,永庆将心中那份侥幸抛到脑后,点头道:“既是如此,就听孚若的……”

  曹颙见他听劝,心中松了口气,关于十四福晋薨逝之事,又告诫两句。无非是让他先不要外传,等到侍郎府发了讣告再致哀,省得节外生枝……

  转眼,进了十月。

  烧灶,换棉衣,衙门里的差事也繁多起来。

  今年在山东与河南全境推行苞谷,加上年景尚可,使得地方上有积粮。除了官仓得到一定填补外,地方乡绅手中也有不少余粮。

  因此,河南巡抚石文焯、山东巡抚陈世倌借着进京陛见这当口,就提出积贮备荒事,既除了官仓,另在地方建社仓。

  这社仓,由地方乡绅捐粮,等到荒年,百姓可从此处贷粮。

  至于捐乡绅捐的多的,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