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六十五章 渡佛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冻死之人。

  这才能昭显朝廷的恩典,康熙的“仁慈”……

  到底是占了地广人稀的好处,这巴根家这样的土馒头,许是散落各地,不用再入大家的眼。

  不过一两日,这一行中的气氛就缓和起来。

  每到日落驻扎的时候,人们虽不能说是载歌载舞的,但是都没有了之前的沉重。

  有变化的,只有曹顒与大喇嘛两个。

  曹顒有些想家了,见识过这辽阔草原与天灾无情后,他开始想家了。

  做历史的旁观者,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日子,不就是他之前的追求么?如今,却是“代入感”越来越强。

  有的时候,他不禁生出负疚感。

  要是自己能想到“大灾后必有大疫”,再想出应对之法来,那会不会使得这世上少死些人?

  每想到此处,曹顒又觉得自己可笑。难道自己是万能的佛祖么?想着要普度众生?

  就是康熙那样的君王,大喇嘛这样的高僧,都是因利益不同,所看的、所照拂的民众都有不同。

  自己这边,却是一不小心,站在云层上,俯视众生,真真是个博爱。

  人活天地间,都当背负责任,自己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这负疚感与滑稽感交叉轮换,使得曹顒变得有些迷糊了。

  大喇嘛之前也是沉寂,发现了曹顒的迷惑后,却来了精神,又开始在曹顒面前宣传“戒、定、慧”来。

  “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除三界烦恼障蔽……

  “嘟噜嘟噜”的蒙语经文,听得曹顒的耳朵都“嗡嗡”响。

  甚至在他做梦的时候,都梦见这大喇嘛在讲“功德圆满”、“来世善报”。

  这一番轰炸下来,却使得曹顒从迷糊中变得清醒起来。

  不是他不敬重大喇嘛,亵渎佛法,而是每每听到大喇嘛一本正经地说“戒、定、慧”这三个字时,曹顒都能很不晓事地想到另外三个被曲解的字。

  想到那三个字,再看“戒、定、慧”,这口号就只是口号了,渲染力减了不少。

  不晓得是他慧根不深,还是他生性凉薄自私,他终是收起自己的“慈悲心肠”,气定神闲地浏览起杭爱山下的景致来……

  大喇嘛将曹顒的变化看在眼中,似乎也察觉出他的坚定,心里终有不甘,同曹顒说起佛来。

  曹顒只是听着,有时候见大喇嘛太过得意的时候,也将清凉寺那边听来的卖弄一两句。

  大喇嘛初是发怔,随后却像是启蒙的顽童,追问起禅宗修行细节,对比其与黄教显密双修的不同。

  曹顒虽不是和尚,也不是居士,但是自小在老太君身边耳濡目染,加上去寺庙的那几年,对禅宗修行也能说出个一二来。

  大喇嘛听了,都是沉思,随后对比出两种修行方法的差异与优劣来。

  说起这些,曹顒对以修行“戒律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