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八章 节前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兔,同咱们在京里见过的兔子不一样,多是灰色的,看着不肥,耳朵长长的,有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尾巴尖上有一撮毛,能用来制笔。

  这野兔跑的虽快,但是要是两、三个人一起追它,也能追得上。有次我淘气,见了这兔子,便下马来追。对了,这兔子在马上是不好追的,因为它会拐弯,你将追到它了,它就拐弯掉头,可好玩了。

  我带着两个奴才,在草甸子追了小半个时辰。后来还是有个奴才聪明,脱下身上的马甲一扔,就将那兔子盖住了。我近前一看,可怜见地,这兔儿都累吐血了,小眼睛滚滚的,瞧着让人不落忍,我就使人将它放了。”

  听宝雅讲得有趣,初瑜想着那纵马放歌的日子,对宝雅道:“这般说来,在蒙古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难熬。”

  天慧坐在母亲身边,听了宝雅讲的小兔子,也不禁支起了耳朵。

  “难不难熬的又能怎样?王府里的那些格格,打小各种规矩教着,有几个大声说话的。到了蒙古,孤零零一个,有谁会心里好受。还是得自己开解自己个儿。现下,科尔沁那边,也修王府了。虽比不上京里繁华,但是吃穿用度上也委屈不了什么。听说早些年,那些嫁到草原上的老姑奶奶们,还要住毡包,喝马奶。因饮食不调,那时候的嫁过来的格格,鲜有长寿的。”

  宝雅说道。

  初瑜听了,怕引得宝雅伤感,转了话茬道:“宝格格包过粽子么?明儿就端午,已经叫厨房那边准备了糯米。要不叫人拿来着粽子叶与馅料,咱们自己动手包粽子玩?”

  宝雅听了,来了兴致。不过,看了初瑜一眼,还有些担心,道:“你还养着病呢?”

  “又不是力气活,就是坐在炕上动手罢了。”初瑜见宝雅也有兴致,便吩咐人往厨房那边取材料,又叫喜彩取了绣线。

  少一时,馅料送到,初瑜与宝雅两个褪去手镯,净了手,开始包起来……

  别院,书房。

  因今日没有别的差事,曹寅中午就到了,父子两个在书房,看曹颂使人送来的家书。

  曹寅上了年纪,有些眼花,便吩咐儿子念信。

  开头是请安,而后是报备家中平安,随后就是提及曹项外放之事。

  曹寅与曹颙父子两个听了这条消息,都颇感意外。

  曹寅已经是皱眉,道:“好好的国子监不读,做什么训导?颙儿,给老二去信,就说我不准,这不是胡闹么?”

  曹颙看看手中的信,犹豫了一下,说道:“父亲,怕是来不及了。小二在信上写着,小四从吏部已经办好手续,初六就要启程出京赴任。”

  曹寅听了,不由叹了口气,道:“还以为老四是读书的材料,咱们曹家也能出个进士。”

  曹寅少年时入宫为伴读,同纳兰容若一道,同大学士熊赐履读书。

  康熙十一年,曹寅与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