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名人的小小贵恙_唐朝好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邱亭轩整理好纸张,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好生回去休息,如再有事,我便派人通知你。”

  灰衣汉子起身道:“为公子效力,哪敢称得上辛苦!”拱手告辞,出了书房。

  邱亭轩又坐了一小会儿,理顺自己的思路,这才起身出屋,去见父亲。咸同书院的山主邱问普并不住在书院里,而是住在书院后面的独立小院中。邱亭轩绕过池塘,出了后院门,来到了邱问普住的小院子里。

  小院中种着一棵大枣树,树下一名老仆蹲着,跟前放着个小炉子,炉中有火,他正在熬药。

  邱亭轩一愣,走上前,俯低身子,低声问道:“才叔,你怎么煎起药来了,父亲大人不是说小小风寒无关紧要么?”

  老仆人名叫邱才,是跟了邱问普多年的老家人,从来都象一家人一样,他抬头看了看邱亭轩,道:“轩哥儿啊,你不在书院里读书,来这里做什么?嗯,老爷的病没啥严重的,可总是不好,也是难受,所以开了桂枝汤,让我煎上一剂,这就快好了。”

  邱亭轩哦了一声,他不着急进屋,站在树下看老仆煎药,轻声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父亲大人一向不喜服用药物,今日却让才叔煎药,看来这风寒得的重了些。”

  “上岁数了,挺不住啦,大病没有,小毛病不断!”才叔轻声道。

  邱亭轩叹了口气,不再说话,怕屋里的邱问普听到。过了一会儿,桂枝汤煎好,他亲手倒出盛碗,吹了吹,待药汤温度可以入口,这才端着进了屋子。

  邱问普的房间和王平安的有些类似,也是放满了书册,只不过邱山主的书更多,一排排的书架,上面足足放了五六万册的书,而且不少还是手抄孤本,非常珍贵。

  房间正中有一平台,平台上横放床榻,榻前有一巨大的,不比床小多少的书桌,邱问普便坐在书桌之后,闭目养神。

  邱问普年过古稀,但头发胡子却连一根发白的都没有,脸上皱纹也少,光看外表,竟比王有财还要年轻上几岁。邱问普年轻时一袭青衫,游遍天下,本想入朝为官,为国效力,可他年轻时没赶上好时候,那时门阀高立,没有科考入仕这一说,他算是报国无门。

  等到隋文帝开科取士之时,邱问普入京应试,顺利登科,可他却在放榜当日便离开了大兴城,隋朝的大兴城就是唐朝的长安,回转徐州,开山立派,创立了咸同书院。他算是想明白了,于其当官苦熬资历,不如教书育人,日后桃李满天下,名声自扬,可比当官逍遥多了。

  书院开办了这么多年,他教出的学生在朝中为官者极多,而学生当官之后自会报答他这个老师,所以邱问普虽称不上富可敌国,却也是家财万贯,虽无一官半职,可他说一句话,弟子们无不奔走效力。邱问普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