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以龙气养紫阳的关键物品_问道仙武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李飞刀李寻欢以儒术养飞刀术,给谢天虎留下了深刻映象,后者来到大唐双龙位面争夺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模仿小李飞刀的模式,以帝王龙气养紫阳真气。

  此事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龙气和信仰之力、功德之力、气运一样,都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玄之又玄的东西,怎么运用确实是个大难题。为此,谢天虎尝试了很多种办法,比如鼓励治下的百姓家中悬挂自己的画像;大范围救助黄河以南的逃难灾民;定时定点的祭拜天地等等一系列和龙气扯得上关系的行动。

  结果令人尴尬的是帝王龙气没感觉到一丁半点,反而是功德之力和信仰之力增加了不少,这让谢天虎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正当谢天虎一筹莫展的时候,河南传来了宇文化及战败的消息,这令谢虎王眼前一亮,莫不是少了它的缘故。

  它,指的就是和氏璧。

  从唐末以前的历史观之,和氏璧失去后总有方法教人寻找回来,它或发出奇怪的光芒,或默默的召唤有缘之人。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传国玉玺。”

  自秦朝始皇帝得其玉璧,命李斯着能工巧匠镌刻为玉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传国玉玺此后历经无数朝代,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被隋文帝杨坚用作玉玺,后又被篡位的隋炀帝杨广所得。

  隋亡后,此玺在混乱之中被宁道奇所得,并交由慈航静斋保管,后被师妃暄拿出来做引子,推举李世民为天下明主的象征。

  此时因为有了谢天虎的横空出世,打乱了慈航静斋的如意算盘。现在的宁道奇一心一意去找寇仲和徐子陵,哪里还有闲功夫管这档子事,这就给谢虎王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宁道奇心里估计想的是天大地大,比不过老子破碎虚空的事大。找到“双龙”,收其为徒,为道门培养出两位有道天尊,顺便把长生诀拿来参详参详,为自己破碎虚空做最后的准备。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宇文化及败给李密的过程,真叫人拉低智商下限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