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0章 埋藏于历史之下的真相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埋藏于历史之下的真相

  随着陈翰一声意义不明的发言,考古队的其他四人,都凑头围了上来。

  “这是.赵眜?”

  四个人,围着陈翰捧起的这枚玉印,全都皱起了眉头。

  陈翰手上的这枚玉印,造型很简单。

  方形,覆斗钮,横穿一小孔,印文篆体,阴刻“赵眜”二字,有边栏和竖界。

  在秦汉印章里来说,算是最典型,也最普通的一种了。

  称得上是平平无奇。

  如果将材料从玉,改成铜的话,也没有丝毫违和之处,和低级贵族用的印,无甚差别。

  但是,印制式普通,不代表这枚印就普通了。

  “赵眜”二字的出现,可以说是颠覆了历史。

  这枚玉印是出现在这座南越王墓,墓主人内棺里的。

  就放在了墓主人的大腿内侧。

  并且刻有私名!

  显然,这枚印只有可能是墓主人的私印。

  和那枚多出来的太子印不同。

  太子印是公印,上代太子是墓主人的父亲,并且墓主人也被封了太子,那在法理上,这枚太子印是可以被继承的。

  子承父业,从古至今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私名印不同。

  作为私人所属的印章,这种印只能墓主人自己使用,并且死后一定会带到墓中陪葬。

  这也是避免印主人死后,印章还被人乱用的风险。

  在秦汉时期,能够拥有印章的人,必定得是有官位、有官职的人。

  最起码也是有家有业的大地主。

  每一枚印,都有其重要作用,或者是用于公务盖章,或者用于私业里的佃户、商人之间的调令。

  只要盖了印,那就表示这件事印主人负责了。

  如果是公务,印主人盖印之后,一旦这件公务出了什么事,印主人首当其冲要为其负责,轻则丢官,重则砍头。

  私印,则是一般处理私家的事,比如家产、家业、家商队的事情。

  如果下令并且盖印后,就可以调动家里的财力、物力了。

  所以印章对秦汉时期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生前要随身携带,死后也要带入地下,避免被人冒用。

  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印那么小。

  商代都能做几百斤重的青铜鼎了,秦汉时期的工艺,做不了巴掌大的印章吗?

  当然做得了!

  但是秦汉时期依旧是做方寸小印,因为方便携带啊!

  赵胡父亲的太子印,是有可能出现在赵胡墓中的。

  但是他父亲的私印,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他的墓中,只有可能在他父亲的墓里。

  因为史料上,没有记载赵胡父亲的名字叫什么,所以现在也不知道他父亲叫啥。

  但是这个“赵眜”,绝对不可能是赵胡父亲的名字。

  出现在赵胡的墓里,并且是在内棺之中,那只有一个可能,这枚印就是赵胡的私印。

  “西耳室内出土的封泥上,就有盖“眜”字的印章吧?”

  李教授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