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章 爱笑的男孩,运气都不会太差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爱笑的男孩,运气都不会太差

  李教授面对陈翰的提问,有一种老师回答不上学生问题的尴尬感。

  但是陈翰却一点都不觉得有啥好尴尬的,李教授不认识也很正常嘛!

  就算是现代汉字,大多数人也就只认识那么三五千字。

  但是比较常用的《新华字典》就收录了一万多个汉字。

  《中华字海》里更是收录了八万多个汉字!

  哪怕是汉语言学家都不敢说认得全大部分汉字。

  更何况是这种晦涩难懂的小篆。

  要知道,比起东汉流行的隶书,西汉初期使用的秦篆(小篆),显然是更加难懂的。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统一全国文字后,诞生的一种字体。

  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书基础上,进行简化得来的一种“简体字”。

  而大篆,又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

  大篆继承了浓郁的华夏原始象形文字风采。

  简单地说就是非常的难懂,说是字,倒不如说是“看图说话”。

  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得来的小篆,虽然说更加简洁,笔画也更加横平竖直,圆劲均匀,不再是像“画”,而是硬朗的方块字了。

  但是实际上和现代汉字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想要辨别很困难。

  而且直到现在,学者们也没弄清楚所有小篆字的意思。

  更别提时不时的还会从一些秦汉时期的竹简上发现从未发现的“新”字。

  不认识可太正常了。

  实际上很多篆书字在发现后,到底这字念什么,是什么意思,都要靠语言学家们慢慢去研究和定义。

  “那就辛苦李教授了,不行的话等竹牍修复好后,拍照让院里那些研究古文字的去琢磨。”

  术业有专攻,他们是干考古的,又不是干古文字研究的,不需要在这一两个不认识的字上耽误功夫。

  孔建文挥了挥手,打个哈哈便略过了这个话题,振奋的说道:

  “一两个字看不懂不碍事,这篇告地书的内容信息量还是很大的!”

  “可以确定,这位168号墓的墓主人,应该是在汉文帝十三年五月下葬的,甚至日期能精确到庚辰,也就是五月的第十七天!”

  “这个信息非常重要啊!”

  “果然是汉文帝时期的人!”陈翰在心里欢呼道。

  之前发现出土的那些漆器,器身书写了一些“仁”字时,陈翰就在心里猜测,会不会很汉文帝有关。

  毕竟在西汉提到“仁”,必定会想到汉文帝,想到他以仁孝治国的理念。

  果然,现在确定了,这位墓主人确实是汉文帝十三年去世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发现了一些汉半两来着!

  想起这事,陈翰立马拉住了孔建文的胳膊,和他说了下这事。

  “什么?你找到了一些半两钱?确定是汉半两?!”

  这个消息再次让孔建文大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