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绝对现实_三国好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粮交给杨长史管——那么徐州南征大军的后勤供应肯定就要悬乎了,同时考虑到杨长史在淮南的狼藉名声,把杨长史又带到淮南去显然不利于徐州军队争取民心,再加上迎驾期间有几个任务也只有杨宏最适合去办,所以陶应说什么都要杨长史率队迎驾。好说歹说,最后陶应干脆许诺只要杨长史办好迎驾一事,迎驾结束后就可以马上赶赴淮南接手清点战利品和查抄袁术党羽的差使,最绝对的现实主义者杨长史这才勉强挑起了这个重担,同时也接过了陶应暗中交代的秘密任务。

  最难办的是第三件事南征小袁三公,这倒不是徐州的钱粮辎重不允许陶应发起南征,也不是徐州军队惧怕小袁三公士气不振——恰恰相反,上次的竹邑大战已经给足了徐州军队对阵小袁三公的信心,徐州军队的重将许褚、臧霸、陈到、高顺、曹姓、侯成和徐盛等人也没有一个对小袁三公有半点畏惧,曹姓和宋宪新加入徐州军队的将领还争先恐后的到陶应面前请战,要求担任先锋去为大军打第一战,上上下下的士气都十分高昂。

  反对南征的主要是陶谦留给陶应的徐州老人,陶谦几次打出徐州都遭到惨败,心理阴影一直在笼罩在这些徐州老人的心头,袁术四世三公的威名与淮南的兵多粮足也是这些徐州老人担心的重点,所以陶谦留下的曹豹、许耽、陈群和徐方等徐州文武都坚决反对陶应贸然南征,甚至就连徐州老狐狸陈珪也忧心忡忡,担心陶应贸然南征以弱攻强胜算不大,不肯支持陶应征讨小袁三公。

  还好,陶应身边除了一大帮急于求战的军队将领外,还有鲁肃和陈登两个足智多谋的少年新锐,在讨论会议上,面对徐州老人们的一片反对浪潮,鲁肃和陈登站了出来力挽狂澜,坚决支持陶应的南征行动。鲁肃还当众指出了徐州军队与袁术军的优劣之势,点明徐州军队有四胜,袁术军有四败,认定徐州军队此战必胜,袁术军此战必败!

  “袁术法无纲纪,任用惟亲,内失军心,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外失民心,此乃袁术第一败!我徐州法令分明,用人惟贤,轻徭薄赋,爱惜民生,此乃我徐州第一胜!”

  “袁术虽出身四世三公,却骄狂自大,狂愚而逞,滥用武力,欺凌弱小,对内无一恩德施于百姓,对外开罪天下群雄,至亲如袁本初亦与之互为仇怨,失道寡助,此为袁术第二败!我等主公陶使君年龄虽少,但谦和宽厚与急公好义之名早已名满天下,曹军阵前以命救徐州万民,昌邑城外舍地换徐州旧友,百姓拥戴,诸侯爱慕,得道多助,此为我徐州第二胜!”

  “袁术士卒虽众,但精兵稀缺,滥竽充数者十占九成,兵虽多却难堪大用,此袁术第三败!我军士卒虽寡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