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_三国董卓大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产量时打了折扣,怕到时候产量太低有损自己的颜面。其实康鹏知道这些种子都是高产良种,如果有化肥,一亩地产出一千五、六百斤毫不奇怪,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化肥,但亩产上千斤应该非常容易。

  老农们个个将信将疑,他们都是来自各地的种田能手,种了几十年的田,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可他们以前种的粮食亩产最高从来没超过四百斤,亩产千斤——可能吗?但疑惑归疑惑,他们还是带着百姓依法播种玉米去了。

  康鹏看出他们的疑惑,可也不解释,只是对他们微微一笑,成竹在胸。这时康鹏注意到枣祗在一边闷闷不乐,就象有什么心事,康鹏叹了口气,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枣先生,在想什么呢?”

  枣祗一惊,刚想说话,康鹏抢先问道:“先生得到孟德的消息了?想回陈留了?”

  枣祗低头,轻声道:“祗十天前就知道主公下落,请太师恩准枣祗回去。”

  康鹏沉默,慢慢转过身去,背手看着天空的浮云,良久才道:“本相对先生如此重用,高官厚禄无一不足,难道还不能让先生忘却旧主?”

  枣祗‘扑通’给康鹏跪下,哽咽道:“太师待枣祗恩重如山,奈何曹公对枣祗却有知遇之恩,提携之德,枣祗时刻不敢忘却,求太师看在枣祗半年多来帮助太师屯田的这点微功上,放枣祗走吧。”言罢,枣祗泪如泉涌,放声大哭。

  那边的百姓见枣祗大哭,不禁大为奇怪,都放下手中农活围过来。康鹏沉思良久,再三权衡之后,轻声道:“先生请起,明日本相在家中设宴,再率全军为先生送行。”

  枣祗大喜,正要出言推辞,康鹏挥手制止道:“先生不要推辞,就这么决定了。”

  康鹏要放枣祗回曹操那里的事很快传遍长安城,百姓们都大为惋惜,枣祗平时带领他们组织屯田,兴修水利,养殖畜牧,极得百姓爱戴,如今枣祗要走,百姓既为之惋惜,也佩服枣祗的忠义,更钦佩董太师的言而有信——这也是康鹏要的效果了。

  惋惜的不止百姓们,与枣祗关系甚好的司马朗更是急匆匆连夜去找康鹏,司马朗刚到康鹏的书房,却发现贾诩与李儒也在康鹏书房中,行礼之后,司马朗立即问道:“太师,你为何要放枣先生走?别的暂时不说,枣先生精于农务内政,若曹操也用枣先生主管屯田,假以时日,必成我军大患。”

  康鹏先与贾诩、李儒对视一笑,才又说道:“伯达,本相与枣先生有言在先,只要枣先生知道曹操下落,可以随时离去,如今枣先生要走,本相若是强留,岂不是失信于人?”

  司马朗顿足道:“太师所说之理司马朗当然懂,可就这么放走枣先生,还是有欠考虑。”

  李儒大笑,上去拉住司马朗的手,“伯达,现在是几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