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花街柳巷_婚久必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哟,一晃都过了下班时间,时间过得真快。今晚孟总要招待别的客户,没时间陪你们了,我们营销市场部请两位去吃点南京的特色美食。走吧,我带你们过去。”

  “去哪里吃饭?”我追问了一句。

  安然答道:“夫子庙,那里是南京著名的美食街,各式小吃都有,保证可以让你们大饱口福。”

  说到这里安然顽皮地眨巴了一下眼睛,说道:“夫子庙距离秦淮河畔很近哦,吃完饭可以到秦淮河畔吹吹风,缅古怀今,凭吊古人。”

  这层意思我们就互相心领神会了,相视一笑,大家心照不宣。其实秦淮河不光是烟花风月之地,也曾经是江南一带的文化中心,夫子庙和江南贡院等文化建筑依然保留着,是南京至今为止最为繁华,人流最为稠密的地方。

  说道花街柳巷,南京的秦淮河首屈一指。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

  六朝时,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乌衣巷更是六朝秦淮风流的中心。

  隋唐以后,秦淮河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儒学鼎盛,南宋始建的江南贡院,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于是秦淮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江南佳丽之地。

  如今秦淮河再无昔日夜夜笙歌的奢靡景象,纵然晚上的灯光让曾经的繁华略微有了点可追逐的影子,但已是时过境迁,青|楼梨园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特色商店和餐馆。不过,怀古或是念想,依然是可行的,像夫子庙、江南贡院、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故居媚香楼还是在的。

  安然手下的一位男助理开了一辆商务车,将我们三人送到了夫子庙,我们从车里先来,沿街先溜达了一会,看了看这里的古建筑,然后来到一家店面比较大的餐馆。

  安然要了一个雅间,我们四个人坐进去,她拿着菜单帮我们点了几个最有南京特色的小吃,例如咸水鸭、什锦豆腐涝、鸭血粉丝、牛肉锅贴,还有南京小笼包等等,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点完这些,她又跟店家要了一坛女儿红,吃南京小吃喝女儿红,也算是绝配了。

  席间我们自然就谈论起南京的文化来了,包括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兴亡,明朝就是朱元璋评定江南后在南京先建都,然后北伐,打下元大都。后来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边疆。后来又谈到江南才子的惊才绝艳和风流不羁,江南贡院的辉煌等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