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本分_活色生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临时有点事情,今天更新早发^_^

  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家的臣子最清楚。

  朝堂上下,无论官职大小、权位高低,在单独面对景泰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安,唯独温锦迁是个例外……他当然不会主动去招惹这个疯子,但同样的,他也不觉得景泰有那么可怕。

  温锦迁本是昭文馆学士,官位不高不低,手中也不存太重的权力,直到付家倒台后,他才开始崭露头角,不是他想要借机出头,而是被景泰皇帝硬生生地提拔起来的,与他同期崛起的,还有另外几位大臣,但是几年下来,其他人都已经不知所踪了,唯独温大人的官越做越顺,短短几年里,他已经做到中书令高位。

  有人暗中传言,莫看老温现在得意,说不定又是一个付潜训。对此温大人只是一笑了之,自家事自己知,他绝不会落得付丞相那样的下场,自己和付大人不一样、和满朝的大人都不一样,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不论再大的官,说穿了,一份工作罢了。

  中书令和店小二其实是一样的,大家都是给老板干活的。

  店小二如果总惦记着掌柜的钱匣子,会被扫地出门;中书令若是总想着皇帝的东西,下场怕是会更惨吧。两份工作,当真没有区别的,如果非要找出一点不同,仅在于。店小二的老板只有一片店面、一个钱匣;而中书令的上司,坐拥天下一切……这就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了!

  从荒漠里的一块石头到朝堂上的重臣,大燕境内所有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是景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科举。

  从朝廷角度。科举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停提供新鲜血液;从考生来看,这是改变身份、一跃龙门的大好出路;且这套制度大大刺激了民间‘读书’之风。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想,科举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否则也不会从大洪朝开始一直沿袭到现在。

  科考之中同期贡生彼此间会多有联系。把一份交情落在贫贱时。将来大家都当了官,彼此会有个照应,‘同科’之谊是官场中的一份重要关系,这才有了‘天星榜’一说,指的是同榜出来的学子,日后都得做高官大吏,这其中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将相之才,不外大家走得更近、彼此更照顾。渐渐凝成了一股绳、结成不错的势力;

  另一重更重要些,中榜考生会被拜会主试考官、奉其为师,这是自古便约定俗成的规矩。考生固然有抱大腿之嫌,但对考官而言。何尝又不是个丰满羽翼、发展势力的好机会。

  当初付大人就一手把持科考,严查造假舞弊,对有才但无钱的学生还会特别关照,落了个廉相尊师的好名声,也只有内行才晓得,付丞相图得根本不是钱,而是人。

  可是考生也好,考官也好,不知是故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