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洪口_活色生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数里长城,把一座大山隘口封堵得严严实实,天然屏障外加人工修补构成了封拒吐蕃的防线,南理建国百多年中对雄关加固,到了最近三朝镇西王负责西线防务,对它也就更重视了,经营到现在苦水关当得‘固若金汤’四字。

  吐蕃人开战之初镇西王就赶去苦水关,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月,每天朝廷都能收到来自王爷的战报,吐蕃的攻势猛烈、前线打得很苦,雄关虽无恙但战士伤亡严重,南理西部的各州府、各兵马大营都已经动了起来,陆陆续续增援到前方。

  不止西疆,不久前朝廷有从南理中部和牙门军中抽调了七万健卒,由大将谷应春率领,于二十余天前启程奔赴西线驰援。

  “调兵七万已经是大伙一起咬牙的结果了,倒不是说咱们没兵了,而是眼前的情形,剩下的人不能动也不敢动了。”

  宋阳点头,完全能明白胡大人的意思,大燕吐蕃现在成了一家,吐蕃从西边迟迟打不进来的话,说不定大燕就会自北方发难。北关折桥、红城眼线现在看上去太平,但胡大人也好、朝廷也罢、甚至镇西王自己都不敢对其掉以轻心,西面要打,北方的防务也不能稍有松懈。

  能再抽调出七万人去驰援前线,已经是牺牲了一部分皇城的卫戍力量,当真是做到极限了。

  而谷应春的运气不太好,他统帅的七万援军在途中正赶上南理特有的初春暴雨,刚过青阳就遭遇暴雨断路,现在还被困原地,莫说苦水关,就是洪口还未能抵达。

  谷应春和洪口城宋阳都知道,前者本来就是镇西王麾下大将,算得王爷左膀右臂的重要人物,靖王之乱后调任牙门军主将,主持京郊卫戍,有重任在肩。这次又把他派出去协助镇西王,也足见朝廷对西线的重视了。

  至于洪口,是苦水关之后,南理西部的另一座重要屏障,地势险要扼守于咽喉之地,一旦前线失守,西边的希望就要寄望此处了,而洪口再向东直到凤凰城则是南理内陆,再无险可守了。

  宋阳不会打仗,对这些事情听听就算,别说他没有好主意,就算有什么想法,也肯定不会比大群将领元帅研究出来的军略更高明,又和胡大人聊了一阵,他便告辞离开了。

  虽然还没成亲,但他现在也算是红波府的女婿,路过京师当然要住在自己家里,何况西线开战就等若红波府在打仗,这个时候宋阳一定要过去探望下。

  红波府现在的当家是二公子,以前和宋阳只有过寥寥几次见面,完全算不得熟稔,不过这次在重压之下再相见,自然而然多出了一份亲切。乍看上去,红波府和平时并没太多不同,但宋阳的五感何其敏锐,随同二公子一路穿过王府,很明显就能察觉到:卫士不对劲。

  以前的红波卫,就算不动不摇不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