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造假_重生之矿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画得非常工整,也很规范,没看出毛病。”

  现在电脑画图还没普及,所以地质工作基本上都还是手工制图。

  这一张钻孔柱状图,就是在米格纸上用铅笔绘图之后,再用钢笔描图。

  许多人都看过这一张图,再看并没发现什么猫腻。

  所有人的目光,跟随李唐的手指,在图纸上移动,都想听听他接下来会说出什么惊人的话。

  “主要煤层在牛蹄塘组。”

  李唐指向了柱状图上代表煤层的地方,然后手指上移,“牛蹄塘组分为上中下部,最底部是硅质岩。看到硅质岩,我们都知道这里是地层界线了。”

  这话听起来没问题啊。

  这就是地质勘查工作当中的基本常识!

  当然,这些东西在专业人眼里是常识,在外行眼里就抓瞎了。

  不错呀!

  大学四年没有白学,连柱状图都能够看懂了,而且对各种地质岩性的图例能够一眼辨认。

  有眼尖的人发现了问题:“硅质岩跑到了上层,看起来很不合理。”

  “在一些褶皱的区域,地层倒转不是什么问题。”也有人给出了解释。

  李唐不着急,又铺开另外一张柱状图,也出现了岩层倒转的异常现象。

  然后,他又翻开了一张剖面图,“我找出来的这两个钻孔柱状图,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同一条勘探线上面!大家看看这条勘探线的剖面图,倾角平稳,哪里来的褶皱?”

  “还有!”

  他翻开相册,同时铺开一张坑探地质编录图,“大家对比一下现场照片和地质编录图,明显不对称!照片上只有七层煤层,然而所有的编录图上面,全都一致的出现十七八层的煤层!”

  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看出了这些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的矛盾。

  数百张图纸,不放在一起对比,有时候真的很难发现这些小问题。

  大家只看到每一张图纸画图工整,很是美观,忍不住夸赞制图人工作的细腻和认真。

  刘凯盛作为公司资源评价部部长,从提出收购乾山煤矿勘查项目的构想开始,每天几乎都是跟这些资料作伴,甚至可以说是跟这些资料睡在一起。

  可以说是对这个项目资料烂熟于心。

  “你说坑探地质编录图和现场照片不一样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发现了,也咨询了做过勘查的人。”

  “怎么说?”

  “他们给我的解释挺合理的,牛蹄塘组多是页岩、炭质泥岩,岩性松散,在探槽或者坑探中容易垮塌,刚挖出来隔天下一场雨,全都散了,基本上都看不清具体的煤层层数和厚度。”

  刘凯盛这个说法,勉强能够说得通。

  “那么这些柱状图上出现的明显错误,对方又是怎么解释?”李唐呵呵一笑。

  刘凯盛没想到自己会在技术问题上,被李唐质问。

  他想了想,沉吟道:“在钻探施工过程中,钻探工人把岩心从地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