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 国球无双28_我与祖国,来日方长[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混双的训练进度一日千里,双打这边却有了些分歧。

  何虹作为削球手,很难和配进攻型选手配好双打,国内的小比赛,可以让她和常晴去试,但国外的比赛不容有失,必须换更有胜算的人参加。

  挑来挑去,选出国二队的一个女生,对方十七岁,是快攻打法的选手,可以和常晴的弧圈球搭配,但俞近识没同意,他最后点名要黎海燕。

  孙久林也在分析:“黎海燕的成绩,和这个队员是一样的,但这个队员进队的时间更久,经验也更多一些,毕竟是出国比赛,心态和经验也很重要。”

  “你说的经验,也只是队内比赛的经验,现在他们要准备单打、混双的配合,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间,没时间再和新搭档进行磨合,既然成绩是一样的,黎海燕在你手下,什么水平你也清楚。”俞近识这边,说的也很有道理,“两人以前就是一个省队的,互相很熟悉,搭配起来能以更快的时间获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讨论结束,敲定的双打搭档为黎海燕。

  何虹还是一样高兴,“等你们从国外回来,一定给我讲讲,外面的比赛是什么样的!”她自己也知道削球手的特别,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只要自己的两个舍友能有好成绩,她也高兴。

  削球手可以出去比赛吗?当然可以!但一定要打出一定的水平,她还会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训练的时间本就过的很快,更何况常晴的项目报的很多,从早到晚都在训练,从睁开眼睛到闭上眼睛,见得最多的就是乒乓球。

  国际少年赛在四月末,美国公开赛在五月初,两个比赛算是衔接的比较紧密,一队的开始准备公开赛,二队的继续训练,而参加国际少年赛的人,在俞近识的带队下,很快抵达了纳维亚。

  纳维亚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在海与海之间。

  比赛举办的地方不算太冷,北边是极地,在那里常月低温,天空也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但比赛的场地没定在那儿,他们也就见不到传说中的极端天气和异常天象。

  这虽然是常晴、骆景和黎海燕第一次出国,但三个孩子都没心情去关注屋外的世界,从调整时间和状态,到保持手感,每天即便是呆在室内,他们也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训练上。

  不同的气温、气候、海拔,都会对球的旋转和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微小,但在对球感把控精准的选手身上,却不一般。

  尤其是现在乒乓球球体很小,质量较轻。

  提前熟悉,很有必要。

  按照分组和抽签的顺序,三人先进行了单打比赛。

  参加单打比赛的选手不少,来自全世界的少年天才,都汇聚在这里,这里,也有比国内更多的摄像机,将比赛的情况转播到世界各地!

  单打比赛的选手更多,比赛场次也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