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破虏刀_林氏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壆也从桌案上拿了一柄长刀,两刀再次用力砍斫在一起,结果依然是手刀干净利落的被砍为两段。

  “宋军的军器,比起唐刀来要差远了!”

  林冲笑着摇了摇头,说起来这还是科技进步背的锅。

  原来唐朝时期铁器加工,锻造主要使用木炭,用的也是百炼钢技术,和覆土烧刃技术,因为木炭杂质较少,不会对钢铁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唐朝时的兵器质量都很好。

  而到了宋朝,却开始大规模的采用煤炭冶炼钢铁,因为煤的热量更高,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宋朝的炼钢法用的灌钢工艺,效率更是比百炼钢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但是在冶炼和锻造过程中,煤炭中的硫会进入铁器当中,使得钢铁变的较脆,严重影响宋朝钢铁的质量。

  这是为什么青唐瘊子甲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甲,而科技比西夏进步不知道多少的宋朝却制不出来,就是因为宋朝的铁太脆了,冷锻的时候,没敲几下就会开裂,而西夏用木炭则不会。

  这些道理宋人不知道却瞒不过林冲,所以林冲到了梁山之后,就让叶蒙他们先将煤炭炼焦,用焦炭代替煤炭冶炼,锻造钢铁。

  同时又改良鼓风机,使得吹氧更加快速效率,又教了叶蒙等人一些钢铁的原理(铁是软的,碳素是硬的,高碳钢硬却易折,低碳钢软韧性极佳),竟然让他研发出高碳钢来。

  随后因为畜力落锤的运用,使得锻造的效率提高了许多倍,林冲又指导叶蒙用夹钢的方法,中间的芯用硬度高的高碳钢,两旁的钢则用低碳的三十炼钢,软包硬。

  如此刚柔兼济,打造出来的长刀质量自然远胜过宋军的手刀。

  而且因为钢材的质量好了,打造的兵器也可以设计的更加轻捷灵便,于是林冲又根据后世的骑兵军刀的样式,设计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把长刀。

  “要不再试试哥哥在东家打造的乌兹钢宝刀?”杜壆兴致很高,提议道。

  对上世界上最锋利乌兹钢宝刀,林冲却是一下没底了,不过还是很有兴趣的试验了一下。

  结果刚才砍宋军手刀如砍废纸长刀一下磕出一个大大的口子来,看来乌兹钢这种不可量产,世界独一无二(乌兹钢只有位于古印度地区,今巴基斯坦南部一条矿脉可以开采,而且工艺特殊)的绝世好钢还是不可超越啊。

  不过幸好自己当初在东京也是运气,竟让自己一下碰到两千斤纯正的乌兹钢,用来装备全军是不可能,但所有高级军官一人一柄乌兹钢宝刀却不成问题。

  见林冲沉吟不语,众人还以为他有些不高兴,纷纷都说道:“军主,这刀很好了,无论是砍宋军还是辽狗,还是女真鞑子,都像是砍瓜切菜一般。”

  “是啊,这么好的刀,真想现在就找人砍杀一番!”

  “我的大刀早已饥饿难耐了……”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林冲笑了笑,转头对叶蒙和李铭道:“不是,我是在想,你们要先把高碳钢生产工艺,碳素的配比都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化。

  然后生产出一批骑兵用长刀和步兵用长刀,交给下面的士兵和军官试用,然后根据他们意见修改完善。

  比如我现在就提点建议,骑兵刀这里最好加一个这样的护手……步兵刀或许可以考虑加重一些加长一些。

  等意见收集的差不多了,整理后再试验几次,就可以大规模量产了。

  你们多辛苦一些,这次你们研发有功,所有人包括学徒奖励两个月的饷银,叶大匠再列一份有功人员的名单,我要给你们特别嘉奖!”

  叶蒙,李铭等工匠一听就乐坏了,在大宋朝廷的军器监,他们何曾受到过这样的待遇,一时都激动的忘乎所以,连日以来的辛苦在一下烟消云散,只觉得浑身都是劲了。

  吕将也笑着道:“哥哥,这刀还没名字,不如你取个名字吧?”

  林冲想了想,道:“既然我梁山军立志挡在胡虏面前,此刀就叫破虏刀吧。”

  顿了顿,他又道:“等量产之后,记得送两把给哪张四郎。”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