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68、才子就是最让佳人倾慕的那个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实实又充满设计时尚感的飘逸还带着起码成熟二十岁的同色包头巾,硕大金片配珍珠耳环,彬彬有礼的沉着面对。

  比荆小强认真多了。

  荆小强本来是漫不经心的摆出才子傲娇姿态,无意中瞥到她专心面对的样子,才收敛起正式些。最后跟大佬们一起坐在最前排,听大都会歌剧院的艺术总监,表达了林肯中心在千禧年之际,希望通过三部现代歌剧,三场现代交响乐,三场现代舞总结过去的一个世纪,总结这一个世纪里全世界的艺术核心。

  啧啧,这是多大的口气。

  把花旗人民那种花旗即世界,薪乡即世界中心的主()人(kong)翁(yi)精(qie)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也就把荆小强这出剧的地位抬高了,甚至他来自亚洲都更证明了世界人民心向花旗,积极学习天朝文化景仰自由国度嘛。

  简短的开场白,其实是告诉各位这剧不是简单的一部戏,背后有很大的文化引领意义。

  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待。

  这个大方略,林肯中心作为花旗文化标杆肯定在临近世纪末已经提出了轮廓,只是各方艺术家、编剧、创作还没来得及跟上,居然被荆小强抢了个头彩!

  估计那几位在薪乡很有名气的剧作家,肠子都悔青了,怎么一不小心就冒出来这么个愣头青呢?

  一定要抨击!

  话不多说,艺术总监退场后,帷幕徐徐拉开。这部作品有个最大特点,是用第一人称讲述我有个朋友,并且一直参与朋友这个故事的奇妙视角。

  于是创造出了「我既是旁观者清亦是当局者迷」(

  inandithout.)的艺术角度。

  观众们也就有了穿行在故事里的神奇代入感,还不像其他故事那样动不动就代入男主角,而是旁观者角度。

  但这种复杂的叙事者也进入故事,在短短的舞台剧上就很难体现,撇开又少了这部文学名著的特色。

  算是编剧开门就得遇见的大难题。

  可这里,黑漆漆的舞台上,突然打下来一束光,照亮了站在舞台中央的作者,标准的花旗文化人打扮,黑白三接头皮鞋,米色西装背心苦恼状,天空慢慢飘下来无数稿纸····

  光是这么个开场白,就把复杂的结构交代清楚,整个故事是这个角色自己写出来出来的。

  而且马上就开始在飘飘扬扬的「稿纸雨」中唱起我有一个朋友······

  这时候后面的光影才慢慢呈现,整体氛围是上半世纪二十年代那种纸醉金迷宴会风,色彩各异的晚礼裙女舞者都是那种复古贴花盘头,男人则是油头粉面的西装或者背带裤。

  光怪陆离的大萧条之前最醉生梦死的那种恣意奔放,在短短一分钟不到里面就呈现出背景·····而真正的背景板则是全新的超大显示屏幕,逐渐亮起长岛富人区能够眺望的夕阳美景。

  在这样极致浪漫的背景下,奢华迷离的派对香风丽影,整个故事的爱恨情仇才徐徐道来。

  全场所有的业内人士、媒体记者、评论家、剧作家全都目瞪口呆,还能这么演吗?

  靠着精妙的编排浓缩紧凑,超越时代的设备恰到好处。

  营造出前所未见的大气磅礴,把那种浮夸风演绎成了史诗感!

  真不愧为才子!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