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0、我们都是神仙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旗走走,都能鸡血兴奋的内心极度虚弱状态,这是实打实的文化传播。

  还这么受欢迎。

  走到哪里,每一期都有人山人海的演唱会照片。

  就为了这个,好多读者写信抱怨,二版黑白照片根本看不清,头版不合适,后来就挪到了最后底版,本来这是广告位,也变成每期刊登彩照。

  好莱坞碗的巨型穹顶建筑表演《冰雪女王》,拉斯维加斯难以置信的巨大橄榄球场搞摇滚,纳维尔市的乡村音乐之都销售唱片,当然还有荆小强站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咏叹调。

  和特蕾莎在舞台上共同演唱,与米高的共舞,大家谈笑风生的唱跳,还有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

  前后有五十多位沪戏、沪音的学子跟着歌舞团的脚步,不断推陈出新,又留在东京、洛杉矶、薪乡、欧洲传帮带外加学习。

  也许放到二十年后不算什么,但在刚刚抬眼看世界,稍有能力,只要有路子,就削尖了脑袋往外面走的时代。

  电视上到处都在播放我们的文化崩塌,书刊杂志到处都在吹嘘国外是多么多么美好厉害,连夏令营的孩子都远超我们的同龄人。

  那种沮丧、失落跟不自信,已经席卷了全国。

  很多人焦急,愤怒,可是连管理部门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荆小强的环球巡演,不啻于一剂强心针。

  我们也行的。

  舞台上的荆小强,从来都不是奇装异服、华丽外表,简单朴素,唱的却都是那些打动人心的歌词。

  当然国内看到的都是中文版本。

  无不充满了骄傲。

  有一说一,报刊的年代还是个单向传播。

  哪怕有什么理中客、酸溜溜,也没法扫兴。

  所以《音乐报》带来的就是碾压式信息传播,只要看得几期,基本上就是连载式追更。

  康康小强又到哪儿了,又给啥洋鬼子表演了咧?

  本来潘云燕写的是我们为了巡演方便,买了几辆大巴车吃住都在车上……

  何炯炯看了看豪华奢侈的房车内饰,还是很有政治性格的没放这几张照片。

  全国人民就觉得小强是在风餐露宿的节约吃苦。

  文字的魅力就在这里。

  没有说荆小强他们赚了多少钱,但强调巡演除了传递文化,就是创汇,最宝贵的外汇,并且把赚到的钱带回来搞建设。

  就这么简单。

  《音乐报》倒是没说过荆小强什么时候回来。

  但得到消息的市里面,稍微通知下各大高校就立刻响应,要来迎接他。

  站在国外那么多舞台,被那么多人欢呼的艺术家回来。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么壮观的场面欢迎呢?

  甭管什么目的吧,在这个走了就不想回来的时代,荆小强这绝对算得上载誉归来,而且对热衷于出国留学的大学生,有很好的榜样作用。

  一呼百应。

  这会儿的沪海机场本来距离市区就不远,有些大学校区更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