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章乾圣5年底的辽东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拉干的名声,就已经传遍五湖四海。

  虽然很无耻,但效果的确很突出。

  就达巴拉干那水平,都能在大明的扶持下,稳稳当当的坐了小十年的瓦剌统治者,还通过兜售羊毛奴隶发了财……更加表明了,大明在养狗方面的用心。

  所以引得不少人都对“认爹”一事很热衷。

  但皇帝不是你想认就能认的,起码得是达巴拉干这种地位的人才行。

  像三辽这边的普通部落首领,大多选择了驻守附近的主要将领当义父,意图借机打入大明的上流圈子。

  就算皇帝讨厌这种风气,禁止过其流行,也耐不住人舌头厚。

  而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洪涛在辽东当了一年多的官,也成了当地少民眼里的好靠山。

  第一次被人这么叫的时候,洪涛还很惊讶,生怕传到老婆耳朵里,引起家庭矛盾,破坏夫妻关系,于是很严肃的指出了对方的语法错误。

  结果这个汉名叫刘大志的,当场就给他跪了下来,眼含热泪,用磕绊的汉语说他是这里的父母官,本来就值得他们喊爸爸,自己也是真心认同这个说法,所以才会忍不住叫他“大人”的。

  被如此对待了几次,洪涛也习惯了。

  如今再听刘大志喊爸爸,他也就是轻声提醒一下,不再浪费时间去纠结。

  “你是来办理开厂手续的吗?”

  洪涛啃完了饼,又给自己灌下一碗热汤,才撑起滚圆的身体,挪到摆了各种档案的桌子边,“东西给我!”

  “是的是的,这是大宁和通辽那边的大人给我打的证明……我祖上真是八代良民,当初女真野人祸害辽东,我家也从未参与过!”

  刘大志从鼓囊囊的棉衣里掏出几卷盖了公章的文书,递给洪涛看。

  他来这边,是为了开水泥厂的——

  三辽地广人稀,而且气候严寒,搞基建对于官府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

  明朝政府的动员能力,到底比不上后世,就算朱见济再想一手包办,把地方安排的明明白白,也得向现实低头。

  加上其他地区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于是朱见济在今年决定先在辽东省试点,开放建厂限制,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人承办,但其发展,也需要在官府的指定范围内。

  比如说搞私人水泥厂的,只能承办一些民居,大工程如修路等,关系重大,还是不放心让资本插手进来。

  但给百姓修房子也够人赚的了。

  东北三省多冷啊!

  以前是没有条件,还有女真做恶,让当地人只能抱住瑟瑟发抖的自己。

  现在环境稳定了,女真被杀的销声匿迹,朝廷的扶持日益加大,也让三辽百姓动了心思,想帮自己提高下生活质量。

  修一座墙体厚实的水泥屋,装个玻璃窗,再盘个火炕,准备一身轻便的毛衣和狗皮帽子,已经成了这边小康之家的标配。

  这一年来,通过圈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