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章 集群轰炸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袭击咸兴市机场的弹道导弹来自通化,发射距离两百四十公里左右。

  导弹飞行时间不到三百秒,弹体重量控制在十二吨,使用酒精和液氧做推进剂,弹头装药在一吨。

  二战时期,德国造了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战争结束后,美国抢先动手把德国在诺德豪森地区的工厂、设备、人员、资料大肆洗劫。

  尤其是把V-2导弹的设计负责人冯.布劳恩在内的四百多名德国技术专家给带走了。

  时隔两三个月,苏军才按照雅尔塔协议从美军手中接管此地区。此时有价值的东西几乎全被搜刮一空。

  留下的是乱七八糟的试验台、控制台、操纵装置,机床和其他设备,以及散落的的尾翼、燃料室等火箭零部件。

  苏联其实也是通过‘捡垃圾’,基本复原并编写出了V-2的技术文件。其中图纸18568张,工艺规程6338份,技术规程314种,说明和报告细则492种。

  在1947年,苏联复制了V-2并发射成功。到50年初,苏联将从‘招募’来的德国火箭技术人员又通通放了回去。

  这个德国团队总人数近六千,其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840人。如此操作叫人看不懂,这个团队可宝贵了,但在东德派不上用场。

  周青峰咬咬牙,把自己仅剩的三千多万美元拿出来给东德,要求‘返聘’这批火箭团队,并且从苏联获得一定支持。

  能让斯大林同意的原因,在于俞济时半哄半骗把钱学森和吴健雄等中国科学家拉进队伍。

  记住网址kanshu.vip

  后者正在美国到处复制文献档案和技术资料,讨要技术设备和器材,准备到台湾建综合性大学呢。

  钱老作为冯.卡门的得意弟子,参与了收集德国‘黑科技’的‘回形针行动’,接触美国最前沿的火箭和导弹研究计划。

  因为有这一系列的条件,中国不但拉来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团队和研究设施,还从苏联拿到他们早期复制的V-2导弹实体。

  不过毛子还是小气,给的导弹不带昂贵的惯导陀螺仪。只因当前的机械式陀螺仪属于高精密设备,价格巨贵。

  钱老尚未归国,但通过地下党得知国内弄到了V-2,欢欣鼓舞,默默指导这批导弹的改装——没有陀螺仪,就改用无线电制导。

  志愿军内部已经广泛使用无线电制导,简单,方便,又高精度。

  反正V-2最大速度不到五马赫,还没进入禁绝无线电通讯的黑障状态。中德苏三方团队用最短时间完成了改装并进行试射。

  得出的结论是短程弹道导弹在预知弹道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无线电导航,用电子管计算机快速计算纠偏,保证圆误差在五百米内。

  虽然无线电导航容易被干扰,没有惯导独立性高,但凑合用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