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只要有我李秋立于世间一日_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周,宋金刚,刘黑闼,等等大唐境内的豪强。”

  “还有南面诸多造反的僚人。”“直到武德九年,我大唐才勉强是安定下来,把自己的境内给统一。”

  “若是按照正常的计划,只需要再忍辱负重三年时间。”

  “我大唐就可以整备出一支王者之师,兵强马壮,能够有实力去同突厥掰一掰手腕。”

  “至于现在王珪和魏征他们搞的什么抚民以静,安邦理国的策略,同那义仓的事情也是类似。”

  “做一些锦绣文章罢了。”

  “要是大唐境内的那些豪强不处,各州县战事不断,百姓安得以静?”

  “你再回想一下,武德九年时,长安斗米几钱?”

  “再看看现如今,斗米几百钱?!”

  “唉,只需要再有三年时光,让百姓生养,安居乐业,太仓囤米,就可以让这大唐安安静静的走上强大,兴盛之路。”

  “倒是可惜,兄弟阋于墙,自己先乱了阵脚。”

  “才有了渭水之危急,和眼下的民不聊生,强敌压境。”

  听着太上皇李渊的话,李秋竟然是毫无反驳之言。

  他可是亲自体验过了从武德年间到贞观时期的过渡。

  确实是如同走阶梯一样,让整个大唐都发生了骤然间的变化。

  在后世,人们通过史书,称颂着贞观之治,称颂着大唐的强盛。

  对于武德这九年间的历史,几乎没人去看重。

  但如今在亲自体会了一番之后,李秋倒是更觉得,大唐开国后最重要的时期,还是建国后,夹缝中求生存,并快速成长的这九年。

  说到这里,太上皇李渊又话锋一转,提起了现如今的突厥来。

  “这突厥啊,在颉利之时,我其实是不担心的。”

  “他们的内部各怀心思,勾心斗角,散沙一盘,再加上颉利的残暴统治。”

  “这样的一个突厥,只要大唐这边自己不出问题,他们永远都是打不垮我们大唐的。”

  “你们都知道,那颉利善用奇谋,喜欢出奇制胜。”

  “难道他傻吗?放着突厥比我们强大的兵力,战力不用,而回回兵行险招。”

  “其实不是这样的,是因为他们突厥内部的各怀心思,但凡攻城时每个人都在爱惜羽毛,犹犹豫豫,不远上前。”

  “颉利调动不了这些部落首领使出全力,攻城,所以才能剑走偏锋。”

  “但这突利就不一样了,他的性格与颉利迥然不同,在治国方面是颇有些见地的。”

  “从今年的战事情况看,他已经实现了颉利未曾做到的事情。”

  “调动着所有的突厥部落,全力攻城,真正的将突厥的优势发挥了出来。”

  “以我们现在的这点家底,若是明年再来一年的话,怕是就要拼光了。”

  “到时这李唐的江山,这数百万的大唐百姓,也就危急了。”

  听着李渊的担忧,李秋目光无比坚定的摇摇头说道:“请太上皇放心,只要我李秋立于世间一日,就没有突厥人灭掉我大唐的那一天!”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