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2章 李相当受我一拜_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粮食和银钱来豢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听着李秋的话,那七十多岁高龄的傅奕,眼圈都红了。

  仿佛是遇见了世上唯一的知音一般。

  说话间,手指都不由得有些打颤。

  “李大人,您所说这话,可当真?”

  “您心里,真的也是如此觉得的?”

  李秋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我同朝中的士大夫们不同,打小生于贫寒,一直流落于市井。”

  “所以更知道地层百姓们的生而不易,以及这群不劳而获之徒的可耻。”

  “眼下,我大唐之百姓,已经处在了最艰难的时刻。”

  “但前线的抵御外敌的战事却依旧不能停,正好能把这群游手好闲的可耻之徒全都抓去充徭役,服兵役。”

  “也总比他们一直躲在寺庙里吃白食强。”

  听着李秋的一席话,那傅奕情绪激动,径直的给李秋深深鞠了一躬。

  “李相今日之言,傅某心中感激不尽。”

  “能在寿命将近之际,能与李大人相遇,我傅奕知足了。”

  “我待中原后世之百姓,给李相一拜。”

  见到他这般年纪要给自己施礼,李秋自然是不肯受。

  当即将他扶住。

  然后很真诚的说道:“其实这中原的后世百姓,应该感谢的人是傅大人你。”

  “若是你不提出此事,我也根本想不到。”

  见到他俩在这里如此这般,一旁的唐俭和房玄龄一直在给李秋使眼色。

  是在警示他,在未弄清事情背后的利害关系之前,先不要把话说的太满。

  可是李秋均是视若罔闻。

  没有办法,唐俭叹息一声说道:“李相啊。”

  “像这种政令,并非咱们尚书省自己定下来后,就能直接发布出去。”

  “还要经过门下省,中书省,甚至是陛下那边的批驳。”

  “而在颁布一道政令之前,就算是陛下自己,都要阐述明因由才可。”

  “所以关于这佛教之事,你刚刚所说的命令没问题。”

  “但这前面的因由要怎么写?还请你告知我一下。”

  唐俭是深知李秋肚子里的那点经典墨水的。

  你让他作诗,作曲,出本小说,他无人能及。

  可你要让他引经据典,做点文章,写份诏书,他就完蛋了。

  所以唐俭的这釜底抽薪之策,还真就起到了作用。

  无奈之下,李秋又转向了这太史令傅奕。

  略有尴尬的挠了挠头。

  “呃,傅大人,我这人,胸无半点墨。”

  “这正如唐大人所说,这政令文书又不能只写命令,不写因由。”

  “要不你帮着唐大人,一起给想想。”

  这时候,傅奕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无比正色的说道:

  “以前,真的是我错听奸佞之言,误想了李相你。”

  “我大唐能有你这样的一位出身民间,真正能为百姓、国家做实事的宰相,才是我大唐无数百姓之福份。”

  “至于这等酸腐文章,又有何难?”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