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八章 争论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子元的话,何三亮犹豫了一下后道:“团长,如果我们的部队整体将防区向前推,将三营全部调往硚口防区的话。我的建议是以三营主力,沿着硚口向东延伸的公路为纵深,以两翼的山地为天然固有阵地。”

  “团长,整个硚口的地形为两山夹一沟,沟底为公路。整个硚口地形东西走向,呈一个喇叭的形状。硚口以西地区,整个地形越来越开阔。而硚口以东地区,则呈越来越狭窄的情况。这样,我军主力即便部署在纵深。”

  “一旦硚口有变,在向前增援的时候。在这种地形之下,极其容易遭受日军地空火力夹击,而造成大量无必要的损失。团长你看是不是这样,咱们立足于守硚口,但是不要死守硚口。”

  “硚口正面的兵力,可以增加为一个加强排。同时两翼两个制高点上,也可以各放上一个排的兵力。三营主力则在硚口以东成品字装展开,采取分散部署多路集中的方案。形成一定纵深的防御体系,但这个纵深的度还是不要超过营级。”

  “同时,一营和二营沿着三营侧后方,两翼全线的展开。向南则以一个连的兵力,控制我军与兄弟部队防区的交界处。二营向落马方向展开,同样形成大纵深的配合。一营的两个连,作为由团部掌握的机动部队。”

  何三亮的想法,李子元有些哭笑不得。何三亮这个做好看起来不失稳妥,但观念上还是有些保守。将主要的兵力,还是放在硚口周边的外围,尤其两翼的山林地带。诚然,这样的部署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但在平川正面,还形不成自己想要的压力。

  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如果不能对平川乃至背后的壶北县城,形成较大压力。就无法充分的调动敌军,这样整个潞东境内斗争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兵力和火力都占据优势的日伪军手中。

  当然何三亮的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眼下的小鬼子,虽说早已经没有当初的强横劲头,但装备和火力依旧还不是八路军可以相比的。八路军基本上无成建制的炮兵,航空兵更是连一块铝皮都没有。

  部队过于集中,尤其是硚口以东的地形,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炮火面前,那无异于自己去送死。部队缺乏钢筋混凝土,也不可能修建出像日军修建的那样,可以抗住山野炮正面轰击的碉堡和工事。

  这样一来部队过于集中,一旦日军出头反扑,那么后果将会是极为严重的。何三亮说的没有错,硚口整个东窄西宽的喇叭口地形,从东面向硚口增援的道路,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别说日军的飞机和大口径火炮,就是日军的九二步兵炮,都会给增援部队带来极大的威胁。

  一旦这条道路被日军火力封锁,不仅增援部队无法靠上去,而且硚口守军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