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飞旋的火龙_华夏海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下午的交流让徐杰感到身心俱疲。但是为了弥补自己策划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徐杰只得在晚上继续工作。既然要筹建陆军,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选择合适的武器。而在选择武器之前,徐杰必须要知道新军和日军之间的差别。

  徐杰在白纸上首先写下这样几个字:数量优势。根据史料记载。甲午时期日军在一线部队达到6大主力师团,合计15万人以上。每个师团平均2万多人。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攒了20多年的家底。而北洋一线部队只有5万,众寡之势一目了然。即使考虑徐杰和北洋再扩编一些部队。(这些新扩编的部队只能是地方团练性质的,不可能得到中央的承认和补给)因为经费和政治的原因,也不可能数量太大。原因很简单,第一养不起。要知道日本当年常备部队只有不到20万(常备师团中有不少在甲午时期大扩编)。但就是这20万部队,每年的军费比日本海军花费的还要多!即使算上北洋的潜在盟友,北洋也绝对组建不出来一支可以与日军比肩的陆军来,而且清国中枢也绝对不允许在老李如此扩军!!

  “火炮优势”。随后,徐杰在纸上有些下了这几个字。如果说相对于日本的13式和22式单发步枪来说,北洋装备的各种步枪有性能优势。那么在火炮方面,日军就占有决定性优势,根据徐杰回忆,日军野战师团每个师团装备75mm野战炮26门山炮13门,前者射程5千米,后者射程3千米。这绝对比清国拉出2磅野炮和加特林机关炮充数的火力要强上太多了!!而且除了日本各部队装备的火炮,日本在甲午时期一共自产了70mm级别火炮700门,炮弹50万发,即使在海路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火力也绝对不是清军可以比的。

  而这两点仅仅是硬件上的差距,至于战斗意志,训练方面的差距,这个根本无法用具体数字去衡量,一方是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本军队,一方是以混饭吃为主要目的的清军,此种差距,一想便知。

  所以面对极端不利的情况,如果想要遏制住对方的进攻,那就只能在装备和训练上进行强化。而作为当时已经有的,最适合克制集团冲锋的武器。自然就是威名赫赫的马克辛机枪。每分钟高达600发的射速。(当然了,因为使用的子弹不同亦或者储藏时间不同,马克辛机枪的射速是以600发每分的标准上上下浮动,但是影响不大)而和马克辛同时代的加特林机枪和加纳德机枪都是手摇机枪,前者一般射速不超过400发每分,后者射速即使在设计者本人手中,最高射速也不超过250发每分。综上所说,真正的自动机枪马克辛的射速是最高的。至于马克辛机枪的战果,完全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