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章 固执的威廉_华夏海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入海底。3月23日,美国政府正式和德国宣战,至此,在欧洲大战进行了将近3年后,美国人终于参战了!不过可惜的是。刚刚进入战争状态的美军也不算给力,用了数月时间训练的精锐在战场上被打断脊梁。想要恢复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从表面上来看,很难说此时协约国和同盟国到底谁占优势,美国人加入了协约国阵营,但是却并不在状态,德国人虽然没实现目标,但是却把对方一顿暴揍。更重要的是。奥匈帝国甚至是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军队也进入了西线战场,虽然从素质上没法和德国人相比,但是却极大的缓解了德国人力资源的不足。同时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大量的技术装备。让德国陆军在纸面上重新具备了再次发动进攻的能力!当然如果要真打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整合。

  现在同盟国对西线的作战还是抱有极大的信心的,其想法就是集中德奥意三国陆军之力在经过一番休整之后一鼓作气推掉法国,到那时候。即使美国全力参战也无法改变战局,难道英美还能再打回来不成?这除了反应同盟国内部对自己陆军力量的信心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打了将近3年了,谁也不愿意继续这样没完没了的打下去了,原来在华夏的支援下还可以保证各种物资的配给。但是现在,随着德国与华夏的交恶,其它同盟国成员也连带受到了影响,各国外交部也紧急和华夏进行沟通,就一批批物资和华夏方面商讨。甚至于连维托里奥库尼伯蒂都利用自己和徐杰的私人关系来劝说华夏能多提供一些物资,至少也要区别对待啊!而击败法国是同盟国看来最简单也最快的办法,所以各国同意继续集中兵力推法国!

  其实德国内部对于威廉二世在俄国问题上死不松口也是很有意见的,尤其是参与到战争中的军人,他们更看重的是打赢眼前的这场战争,是如何有效减少自己的伤亡,而不是考虑这场战争结束后会如何。德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在开战前德国想方设法的储备各种物资,但是战争消耗的速度还是大大超过了德国政府的估计,想要靠单纯的储备来打赢一场国战是不现实的。作为战略的制定者,他们希望战争可以尽早的结束,但是同时他们又必须考虑如果无法尽早结束战争的话,自己需要怎么做!

  从这次战役中,德国缴获了大量的装备,其中就有不少被遗弃的m1和m2型轮式装甲车,经过德国陆军部门的测试后,德国人发现,虽然这种战车在正面交战中存在各种问题,但是作为一支机动力量用于防御还是可以胜任的。必要地时候也可用于短促突击。更为重要的是这东西最大的有点就是便宜而且生产周期短,在德国造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