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二章:各国物资筹备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次东征之漫长,使得国内凋敝啊。”

  刘备背负双手,眺望着洛阳的方向,思绪翻涌。

  “太子殿下已经尽力了,现在很难找到突破口。”

  诸葛亮长叹一声,对战局保持着一定的乐观,却也觉得艰难。

  蜀中的府库,从未如此干净过。

  所幸一次夏收,勉强将官吏的俸禄发放下去了。

  蜀中不穷,只会财富掌控在大商贾手中。

  已经有了动了心思,向刘备进言,削弱商贾。

  如此一来,国家的财政也会充盈,又能削弱一批隐患。

  可是这些商贾刚刚为朝廷捐赠了大量的物资,难不成要卸磨杀驴?

  东征还没有胜利呢!

  刘备也不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掠夺商贾的财富。

  他更倾向于“直百通宝”。

  这才是真正割肉不见血的刀,能够避免很多问题。

  刘备曾认真地与刘禅通信,商讨过这件事。不过刘禅拒绝了!

  他不仅拒绝将商人一网打尽,也拒绝继续发行直百通宝。

  这会让贸易体系,出现动荡。让汉室仅存的商税,都会崩塌。

  怎么能竭泽而渔?

  刘禅一向讲究细水长流,慢慢割肉。

  现在部分财富掌控在商贾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没有商贾,天下就太平了吗?

  钱财也会汇聚到世家、豪绅手中。

  倘若商贾好欺骗,可以动用屠刀。

  那么等到割世家大族的时候,朝廷都容易倾覆。

  为了解决目前的困境,刘禅提出了新的概念。

  以承诺蜀锦、盐铁、琉璃等商品的方式,提前收取商贾的资金。

  当然,价格会比以往,优惠一些。

  刘备仍旧犹豫不决。

  这会不会丢了汉室的颜面?

  但刘禅已经在书信中,说得一清二楚。

  搞钱,只要来路正,没什么丢人的。

  汉室穷困潦倒的时候,没少卖官弼爵。

  老传统了。

  现在还只是以商品,提前兑换出货款,没什么好丢人的。

  只要不违约。

  家大业大以后,就更需要讲规矩!

  诸葛亮也赞同这样的方式,筹集了三十万金的资产。

  虽然花起来很快,但好歹又能坚持下去了。

  蜀中尚且如此艰难,魏国更不必说了。

  魏国地域庞大,人口众多。

  奈何财富都在世家豪绅手中,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割肉?

  曹魏不行了,他们还可以转投汉室。

  当然。

  这是小世家的看法。

  他们只占据大量的田产,没有太大的权势。

  对于所为的九品中正制,他们的获益也很少。

  大世家才会坚定地跟着曹魏,毕竟他们的联系,不可能斩断。

  曹叡停发了抚恤金!

  曹操在时,为了拉拢人心,每一年都会让官府养育没有劳作能力的百姓。

  “女年七十已上无夫子,若年十二已下无父母兄弟,及目无所见,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无妻子父兄产业者,廪食终身。”

  “幼者至十二止,贫穷不能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