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一章 绥宁会战(十一)_红色帝国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八路军在前线的撤退,鬼子的大军直接压了上来,此时的日军已经有着两个师团一个战车团,即便之前损失不少,但也有着近五万人。

  而且根据侦察机传回来的消息,日军第110师团也从五原出发、第四师团再磨叽也开到了乌拉特前旗。这两个师团一个是甲种师团,一个是乙种师团,加起来也是五万人,若是他们汇合了日军前面的五万军队,那对于八路军来说,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就在巴拉贡失陷的第二天晚上,赵寿山的17师就在途中遇到了从巴拉贡撤回来的15旅的部队,然后他便得到了指挥部的命令,让他退守海勃湾地区,并建立防御工事。

  按照八路军之前的计划,先是打算在临河、磴口一带先磨一下鬼子的锐气,然后再在绥宁交界处这方圆几十公里再打一次打的阻击战。

  因为这里是宁夏平原的入口,再往南就是诺大的宁夏平原,到时候真的就无险可守,日军也会很快直逼银川城。所以入口处的阻击战就很重要,若是能在这里消耗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当然若是能击败日军最好,若是守不住,只能依托依托银川城以及周围的城镇来拖住鬼子的南进之路。

  海勃湾地区则是绥宁交界地带的最前沿,也就意味着这里将会最先遭遇鬼子的进攻。

  此时的海勃湾地区,赵寿山的17师负责在这里驻守,至于坦克团以及15旅的部队,则都撤退到了后方修整,特别是15旅。15旅之前有4000来人,结果现在只剩下一千出头,部队早已被打残了,要是不补充新兵,基本没什么战斗力可言。

  海勃湾地区的地形也比较特殊,左边是黄河,右边是高山峡谷,可谓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因为右边的高山峡谷不像南方的那样,这是因为水土流失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形成的沟壑地形,跟陕北高原有点类似。

  此时在海勃湾镇镇北面,赵寿山正在监督士兵修建战壕,由于之前从15旅那里得知,若是战壕不宽、不深的话,根本挡不住日军的坦克。

  所以这会可以看见在镇子北面的阵地上,到处都是--3米宽、1米深的战壕。在鬼子进攻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可以依靠这些非常宽的战壕,迎接鬼子的第一波进攻。

  偌大的地方,还挂着怪冷的寒风,而那些士兵正拿着工具,一锄一铲,把战壕里的土给挖到地面堆积起来。显得十分安静,只有那铲土的声音,在周围响起,一个个都在认真地干着事。

  而在小镇的一些重要地方,有着之前用混凝土修建的而又比较隐蔽防御工事,只见工事里此时安了不少奇怪的机枪,并不是八路军用的捷克式或者加廖夫,更不是37式和马克沁。

  这种奇怪的机枪,就引起了周围士兵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