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章 津浦线风云(六)_红色帝国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报!看报!八路军进攻聊城,八路军董振堂挥军数万,要与日军第六师团一决雌雄。”

  “看报!看报!八路军数十万军队进攻山东,山东收复指日可待!”

  “看报!看报!一战区胡宗南总司令率军收复漯河等六座城池,河南即将收复!”

  “看报!看报!新四军北上,要与国府军队争夺地盘,此乃仇者快亲者恨!”

  “看报!看报!傅作义将军联合胡宗南将军正在反攻许昌!”

  。。。。。

  民国时期已经有火炉的说法,不过这时候的长江上只有三大火炉的说法,即重庆、武汉、南京。

  八月的重庆天气非常的炎热,拥堵不堪的交通加上拥挤的人群,让大街上的人心里就不禁感觉烦躁。重庆的道路那叫真的差,即便是前世的21世纪也是经常堵车,更别说这个抗战的特殊时期。

  重庆虽然很早就被列为对外开放口岸(注:始于中日马关条约),但是这里的交通发展很是缓慢。国民党政府虽然把其列为陪都,但是那都是在日军侵略的时候,交通条件根本没有精力去改善。

  不过好的就是重庆的这个时候的空气很好,这都得益于国民党不重视工业的原因。此时的重庆虽然有一些工业,不过都是37年西迁的,大多以轻工业为主,当然即便有污染也没人去管这些。

  就像此时的兰州,因为附近有着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天空也都灰蒙蒙的,不过也不会有人去管这些。即便李卫国知道污染的后果,但这个年代,空气被污染点,总比没命强,反而那种灰蒙蒙的空气象征着工业的强盛。

  重庆市区一个比较僻静的宅子里,两个年龄起码有60岁的老年人正在交谈。熟悉这里的人都知道这里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重要聚会点,同时也是现任主席张澜的家。而在建筑外面,要是留意观察,就发现一些人时不时地看一眼张府,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屋里的两人,一个穿着一件薄薄的黑色长衫,年龄也较大,下巴上还有留有超过十厘米的浓密胡须,不过胡须都是白的,显然也说明这人的年龄不小。另外一个人则是要稍微年轻点,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人也有点胖胖的,但其头上已经泛白的头发也证明岁月不饶人啊。

  那个留着长长胡子的就是张澜,今年的他已经71岁了。至于旁边的这位体态稍胖的则是黄炎培,年龄是要小点,不过也有65岁。

  两人都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负责人,黄炎培是第一任主席,张澜是第二任也就是现任主席。

  现在西南地区可谓风起云涌,虽然驼峰航线的运输量越来越大,但是对于整个西南地区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物资紧缺,让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比较混乱,加上国民党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肆印刷货币,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