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诺贝尔文学奖_那些年的青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候就对诺贝尔奖有一种情结。

  不知有多少中国人,希望有一天中国人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领奖台上接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这是中国文学届的骄傲。

  秦风在一次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的是中国与诺贝奖擦肩而过的作家。

  1。鲁迅婉拒:我们不配得奖1927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时,曾经拟提名作家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鲁迅干脆地说了句不配:“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

  2。沈从文:因去世而错失诺贝尔文学奖资深评委马悦然曾在接受采访时断言:1988年,沈从文如果活到10月就肯定能得奖。

  3。林语堂:赛珍珠提名据透露,提名林语堂的不是别人,而是因描写中国南方小镇的长篇三部曲《大地》的美国著名女作家塞珍珠。

  4。老舍:梦碎文革中国正值“文革”。而老舍就在这一年获诺奖提名,到了最后五名决赛名单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老舍第一,但老舍已经去世。

  5。巴金:获赞载入史册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曾推选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角逐公元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

  6。北岛:一票之差据说北岛在一九九六年以前曾多次进入终审名单,有一次投票表决时,只有一票之差。

  中国曾有六位作家与诺贝尔奖都有渊源,其中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就是老舍。

  其实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1968年诺奖评选,老舍得票第一

  坊间曾传言,老舍先生曾距诺贝尔文学奖仅一步之遥。“不是传言,是真的。

  1968年,老舍先生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在最终的5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了最多票。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一直没有得到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的确于1966年8月24日去世)。

  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结果日本的川端康成就获奖了。”

  秦风看着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秦风心里也是异常的激动,因为秦风本身就比较喜欢文学。在加上自己学的也是文学方面的,但是秦风上经典赏析课的时候,学过莫言的作品。

  莫言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一个给中国少安注入新的血液的作家。作家,是一种用自己的语言去改变这个世界,去改变一些铅华人生的智者。

  其实秦风还看过一个莫言的一个小故事,就是为什么莫言开始写作。

  其实莫言是为了一天吃三顿饺子而写作的,其实就是这么的简单,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莫言的一个邻居——山东大学的一个学生,学中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