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九章 总结报告_抗日之超级军备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部,遭到熊二猛烈的攻击。

  而在之后,在林总的带领下,三团在华家河镇,全歼鬼子一个联队。

  在黄安县的井上光慌了,第二次,开始向着鬼子军部求援。

  鬼子再一次发动猛攻。

  且在这个时候,开始调动更多的力量参战。

  而我军,为了应对,在战略上开始大调整。

  三旅旅长向着鬼子后方运动,攻打鬼子师团部,四旅想着鬼子大后方移动,开始分化大规模攻击基本盘。

  战场态势的进一步升级,导致整个华中占据彻底的失控。

  林总在华家河战事结束后,赶往里王村,布置阻击战,三团在华家河结束之后,开始长途急行军。

  并在里王村,成功的截住了鬼子赶往黄安县支援的建次联队。

  ……

  赵栋足足将这篇战后总结报告读了两个小时。

  这份报告中,将这次事发的开始,整个过程所有的命令,时间点,鬼子在同时做出的调整,报告,所有截获的鬼子军部、师团部的命令,全部按照时间点的顺序,读了出来。

  而此时,无论是低沉的袁兴国,还是愤愤不满的昆正义,所有的旅团长、团长,手里都有一份总结报告。

  赵栋在一边读,他们一边听,并仔细研读总结报告的内容。

  在遇到疑惑或者自己认为可以更好的地方,做出批注。

  这种方式,是由林峰研究,在全军推广的方法。

  在每一次战后,不管是大战还是小战,不管是旅、团、营,还是一个军区甚至多个军区大会战,无论时间多忙,多紧,都会进行一次战后总结报告。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在这次战斗中,所作出的错误命令,所实行的战术的问题,以及集思广益之下,面对这种情况,更好的解决方法。

  任何战场上都会存在失误。

  而一场战斗的胜利,不是比那个指挥官更聪明,谋略更高,而是比哪个指挥官更稳重,更会抓住战机。

  在战场上,谁先出现失误,谁就会成为失败者。

  谁能率先找到对方的失误,社就是胜利者。

  所以,。林峰才会用这种方式,再每一次战斗之后,让底下的将士进行以此战后总结。

  宁静。

  赵栋足足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读完战后总结之后,整个会议室内,死一般的寂静了下来。

  只剩下花线条的声音,只剩下翻看战后总结报告纸张摩擦的声音。

  至于营级干部,主要就是来听听的。

  林峰很满意这样的状态,这说明,自己的指挥官,每一个指挥官,都是一个会思考的指挥官,而不是一个只会听命令的指挥官。

  这将是一场耗时非常长的总结。

  因为这次的战斗太乱了。

  鬼子前后变更了三次作战计划,发布了几千条先后不同的作战命令。

  每一条作战命令,都代表着战场上对战关系发生变化,对战状态发生变化,同样,赵栋也根据战场的变化发布不同的作战命令。

  这是一场涉及三十七个鬼子联队,多大三十万人的鬼子部队。

  而他们,整整二十四个团级单位参与了战斗,每一条命令,都表示着一次战术上的变化。

  如果不进行总结,找出其中失败的命令,那么一旦再将来,被敌人抓住,将会对他们造成严重的损失。

  建了个书友群233712679,一起来玩

  一起看书网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