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9章 琼浆玉露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斥候骑兵出现在了距离他们不及一里的地方。

  徐辉祖面如死灰,他道:“四皇子,这一劫看来咱俩是躲不过去了。”

  朱棣道:“徐辉祖,我的徐大哥。我记着你之前跟我说的话,我是大明的皇子,绝不能当蒙人的俘虏!”

  说完朱棣踉踉跄跄的下了马,从马鞍上抽出腰刀。徐辉祖亦抽出了自己的腰刀:“四皇子,要是一回儿他们冲过来,咱们就只能抹脖子了。黄泉路上咱们做个伴儿,我还给你牵马执鞭。”

  蒙人的斥候骑兵开始朝着朱棣和徐辉祖狂奔而来。二人横起腰刀,放在了自己的脖颈上。

  可能是天佑朱棣这位未来的真龙天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上百名明军骑兵从他们的后方冲了上来。十多名蒙人斥候骑兵见势不妙,调转马头逃走了。

  朱棣和徐辉祖死里逃生,激动的相拥而泣。

  朱棣情真意切的对徐辉祖说:“以后不管发生任何事,你都是我共过生死的大哥。”

  徐辉祖带着哭腔笑骂道:“胡说八道,咱明明是你小舅子,可不能乱了称呼!”

  不多时,上百名明军骑兵冲上来围住了朱棣和徐辉祖。为首的骑兵百户高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朱棣大喊一声:“老子是大明燕王,四皇子朱棣!要行礼的麻溜下马!”

  骑兵百户高兴的说:“燕王殿下,我们可算找到你了!”

  说完一众骑兵纷纷下马,跪倒给朱棣行礼。

  朱棣道:“都他娘给老子免礼吧!有没有水,渴死老子了!”

  朱棣跟着徐达参加了两次北伐,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学会了地道的丘八腔,一口一个老子。

  朱棣和徐辉祖其实像极了成吉思汗与扎木和。年轻时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安达兄弟,人到中年却成了你死我活的敌人。

  三十年后,靖难之役白河沟之战。徐辉祖拼死掩护战败的南军残部撤退。追击他的正是燕王朱棣。奇怪的是,朱棣的兵力是徐辉祖的二十倍之多,朱棣却始终没有下令对徐辉祖发动合围。或许那时的朱棣想到了三十多年前草原上喝的那半水囊“琼浆玉露”,故意放走了自己共过生死的大哥兼小舅子徐辉祖。

  再后来,燕王朱棣成为了大明永乐大皇帝。徐辉祖被永乐帝所擒,却不愿背叛已经葬身火海的建文帝,当着群臣的面对永乐帝破口大骂。永乐帝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软禁了起来。五年后徐辉祖病死,永乐帝善待他的家人,特旨让徐辉祖之子徐钦继承“魏国公”封号。

  造化弄人一向弄人,世间事常常如此。

  自然,这些都是后话。写这些事的沙雕作者有剧透癖,就爱写后话。

  徐达和蓝玉率领的中路军已经退回了雁门关。此次北伐中路军战死两万人,杀敌一万五千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徐达已无力在北进。他退出了洪武年间第二次北伐的舞台。

  统领右路军的李文忠进展也不顺利。

  洪武五年六月二十九,李文忠率右路军五万人马攻击诺尔南。他的对手是伪元太尉蛮子。这个蛮子名字虽然蛮,人却一点不蛮,还颇有智谋。被誉为仅次于王保保的元末第二名将。

  两军接战后,上演了蓝玉克鲁伦河之战的翻版。李文忠亦是首战大胜,杀敌一万。大军势如破竹。蛮子学起了王保保,既然打不过就先跑,诱敌深入。等到了大漠府邸再设伏杀个回马枪。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