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0章 扣帽子的艺术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沾到手上一辈子都洗不干净。常四高明啊!罢了,你下去吧。”

  常歌叩首谢恩,离开了乾清宫。

  洪武帝接下来召见了毛骧。

  毛骧进殿后,洪武帝直接将宋濂跟人联名上的那道《劝阻废相折》扔到了地上:“你自己看看吧!”毛骧看完了奏折,说:“圣上,宋濂该死!”

  洪武帝冷冷的说:“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宋濂为人谦逊、温和,又满腹经纶有大学问。洪武帝以前对他十分喜爱。可再喜爱的人,胆敢阻止洪武帝办想办的事,洪武帝都会毫不犹豫的舍弃掉!

  毛骧道:“臣这就将他抓进诏狱。”

  洪武帝问:“理由呢?”

  毛骧答:“自然是悖逆狂言,反对圣上废相!”

  洪武帝不悦:“宋濂是读书人的领袖。仅仅因为上折子劝谏,就被朕关进诏狱。那千秋史书会如何评判朕?”

  毛骧哑然。

  洪武帝道:“你正在追查胡惟庸党羽。朕看,宋濂就是胡惟庸党羽,对么?”

  毛骧愣住了,心中暗道:天下谁人不知,宋濂跟胡惟庸是死对头!胡惟庸几次三番想要至宋濂那老头于死地!圣上您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么?

  突然间毛骧开悟了:啊,我明白了!今后圣上看谁不顺眼,就会给谁扣上一顶胡党的帽子!胡党的帽子将成为圣上杀人的绝佳理由!

  想及此,毛骧开口道:“圣上英明,宋濂就是实打实的胡党!”

  扣帽子是一门艺术。毛骧是这方面的老艺术家。宋濂跟胡惟庸私下素无往来。要将胡党的帽子扣到宋濂的头上难于上青天。且宋濂是文士集团领袖,要扣这顶帽子,还要拿出实证让文士集团没话说。

  毛骧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不在宋濂身上,而在宋濂的次子宋璲、长孙宋慎身上。

  宋濂育有两子。长子宋瓒在翰林院做正七品编修。次子宋璲在中书省做正七品中书舍人。宋瓒又生有独子宋慎,在礼部做从九品仪礼序班。

  中书舍人是中书省中的杂官,掌管制诏、银册、铁券、撰写诰敕等事。顶头上司便是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六部归中书省管,礼部仪礼序班的顶头上司亦是胡惟庸。

  两年前胡惟庸大寿。中书省的全部官员都到了丞相府贺寿。这没有什么不妥的,当时洪武帝还亲自赐给了胡惟庸庆寿宝物。宋璲、宋慎叔侄亦在贺寿的官员当中。

  官场之中给上司拜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担任肥缺有钱的官员送寿仪贺礼。清水衙门的穷官儿则会写庆寿诗奉上。

  宋璲叔侄都是清水衙门的穷官,手头没有多少钱。只能写了两首庆寿诗署上自己的名字奉了上去。胡惟庸事败后,阖家财产、书牍都被亲军都尉府查抄封存。毛骧花了一天功夫,竟从整整一百箱书牍中找出了宋璲叔侄的庆寿诗。

  奸相胡惟庸做寿,宋璲、宋慎竟然给他作庆寿诗!他们必是胡党无疑!有庆寿诗为证可谓铁证如山!

  你宋濂的次子、长孙是胡党,你也一定是胡党!呵,那不好意思了,我毛骧奉旨查办胡党,只能将宋老先生您羁押在诏狱,等候圣上处置了!

  可怜宋濂与胡惟庸斗了半辈子,到头来因为反对废相,被扣上了一顶“胡党”的帽子,身陷囹圄。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