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不杀毛骧大明必乱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武帝的家奴。家奴不听从君父的旨意不说,还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行为与造反别无二致!

  常歌走到徐达身边,一撩飞鱼服的下摆跪了下去。几百名大汉将军见状面面相觑。最终他们还是听从了常歌的命令,将刀枪放在地上,与群臣同跪。学士吴沉见状,返回乾清宫大殿内。

  洪武帝问:“他们走了么?”

  吴沉答道:“圣上,众臣还跪在殿外。”

  洪武帝怒道:“常歌和那些大汉将军是干什么吃的?他们不走就赶他们走啊!”

  吴沉回禀:“圣上,常镇抚使和大汉将军亦参与了跪谏!”

  洪武帝一愣:“什么?”

  殿外响起了响雷般的呐喊声:“杀毛骧!杀毛骧!”

  洪武帝勃然大怒:“反了!都反了!”

  吴沉跟另外两位学士刘仲质、宋呐交换了下眼神。随后这三人亦跪倒在了洪武帝面前。

  洪武帝问:“你们这是做什么?”

  资历最老的宋呐说道:“圣上,毛骧这些年利用胡惟庸谋反案,大肆构陷忠臣良将,被枉杀者何止万人?他的手上血债累累!请圣上纳群臣之言,杀毛骧以正纲纪!”

  吴沉和刘仲质附和:“请圣上杀毛骧以正纲纪!”

  洪武帝没有想到,自己跟前的三位殿阁学士——用后世的话说叫贴身秘书,都倒向了群臣,跪谏他杀毛骧。

  大殿外,李文忠的长子李景隆身着丧服飞奔而来。

  徐达眉头一皱:“景隆,你这是做什么?”

  李景隆带着哭腔答道:“魏国公,我爹.......薨了!我是来给圣上报丧的!”

  徐达闻言老泪纵横:“文忠!我的好兄弟啊!你怎么就先我一步而去了?当年咱们北伐草原,说好了要同生死共进退的!”

  冯胜、汤和等人亦留下了悲伤的眼泪。不多时整个乾清宫外哭成了一片。

  殿内的洪武帝疑惑:“他们哭什么?”

  李景隆快步走进了大殿内,跪倒道:“圣上,家父薨了。”

  洪武帝一愣:“什么?文忠他?”

  李景隆叩首道:“圣上,家父留有遗言,让微臣转告您。”

  洪武帝问:“什么遗言?快说!”

  李景隆一字一顿的说道:“不杀毛骧,大明必乱!”

  学士宋呐趁机进言:“圣上,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曹国公临薨前说出的遗言,乃是满朝文武的心声啊!”

  洪武帝没有接宋呐的话茬。他转头吩咐刘仲质:“刘仲质,拟旨,追封曹国公李文忠为歧阳王。谥号武靖。李文忠长子李景隆守孝期满后,承袭曹国公爵位。着礼部以郡王礼厚葬李文忠!”

  大明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又名“一字王”,如燕、秦、周、蜀诸王。他们都是洪武帝的儿子,可以世袭罔替。郡王又名“二字王”,如开平王常遇春、陇西王李贞等。非朱异姓在世时是不能封郡王的,郡王只能作为追封的头衔,不能继承。

  李景隆叩首:“微臣代家父谢圣上恩赏。”

  洪武帝道:“你快回府,跟礼部一道办理你爹的丧事。”

  李景隆走后,洪武帝迈步出得大殿。

  他对众臣说道:“毛骧枉杀了茅赣,朕定会重重处罚他。你们先回去吧!都跪在乾清宫这里,朝廷政务、军国大事由谁处理?”

  徐达道:“圣上,毛骧枉杀的何止茅赣一人?这些年被他扣上‘胡党’帽子,不经三法司会审直接处决的官员恐怕不下万人!一句话,不杀毛骧不足以平官愤、民愤!”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