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6章 削藩之论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新的顶头上司皇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对常歌的到来蛮高兴的。因为他爹朱标在世时,不止一次跟他说过常歌是个忠臣,值得信任。同样高兴的,还有常歌的远房外甥黄子澄。想当初黄子澄进京参加会试,还是在常府备的考。如今的黄子澄是朱允炆最为倚重的伴读属官。遇到学问上、政事上的难题,朱允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教黄子澄。口称黄子澄为“黄先生”。

  下晌,黄子澄与朱允炆讨论政事。

  朱允炆少年老成,上来就问了黄子澄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黄先生,您昨日跟孤讲,大明要强盛就必须削藩,削弱藩王的势力。可孤的叔叔们皆拥重兵,如果因削藩发生变端,孤该怎么办?”

  朱允炆做了储君,在臣子面前自称变成了“孤”。

  屁股决定脑袋。他不是储君的时候,藩王都是他敬爱的叔叔。他做上储君的位置,就不得不思考藩王拥兵自重的事。

  黄子澄思索片刻,答道:“每一位藩王仅有两三卫的护军。就算北边的塞王,譬如实力最强者燕王,直属的护

  军人数也不过三万人。且他们的军饷是来源于朝廷。说白了,他们的力量仅够自守的。倘若有变,大明有近两百万卫所军。哪个藩王能够抵挡?汉时发生过七王之乱。七王不可谓不强,最后还不是被灭了?”

  朱允炆点点头:“黄先生说的对。如果藩王因削藩发生叛乱与朝廷对抗,就像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

  一旁侍立的常歌心中暗道:黄子澄,我的大外甥!你是真敢说啊!这话要是传到藩王们耳朵眼里去,你立刻就会变成藩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黄子澄道:“微臣还是那个老观点。藩王盘踞地方,掌握兵权、征税权,于江山社稷大不利也!有些事,是长痛不如短痛。如果来日皇太孙您登基,着手削藩。可能短时间内会遭遇一些小规模的叛乱。您派出实力强大的王师平叛就是。或许会增加国库一时的负担。可也总比千秋万世养着一群奢靡无度为祸百姓的米虫要强。”

  朱允炆听到此言,转头问常歌:“你是跟随先太子视察过西安的。秦王在封地的确有鱼肉百姓、聚敛钱财的行为么?”

  常歌不想欺骗朱允炆,他实话实说:“秦王确有鱼肉百姓敛财的行为。”

  其实,秦王干下的那些腌臜事,又何止鱼肉百姓敛财一项?

  朱允炆道:“先太子多次跟孤说过,孤的诸位叔叔之中,燕王是最可靠,对他最忠心的。燕王在北平屡屡击败南下入寇的伪元余孽。还体恤百姓。在北平当地有口皆碑。若他日孤真的要削藩,可以先跟四叔通个气。让四叔给诸藩王做个表率。”

  用后世的话说,东宫里这场小小的议政尺度很大。讲的是朝廷最敏感的话题。

  小太监忽然通传:“凉国公求见!”

  朱允炆道:“快请!”

  朱允炆名义上的“母亲”,先太子妃常氏是蓝玉的外甥女。蓝玉算他的外祖父辈。且蓝玉一向与朱标交好。朱允炆对蓝玉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