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8章 朱棣的痛哭流涕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永乐帝在文渊阁中与道衍议事。

  永乐帝揉了揉脑袋:“大师。朕算是体会到太祖爷的艰辛了!九州万方的事千头万绪。朕想效仿太祖爷,每日只睡两个时辰。不过五天便遭不住了。”道衍拱手:“皇上,即便您再圣明天纵,也终究精力有限。您该找些帮手。”

  永乐帝皱眉:“难道你要让朕恢复丞相制度,重设中书省?万万不成。丞相、中书省是太祖爷所废。朕不能违背祖制。抛开祖制不谈。万一重设了丞相,今后出现第二个胡惟庸呢?”

  道衍解释:“皇上,贫僧建议您找帮手,并不是建议您重设丞相......”

  永乐帝与道衍深谈了半个时辰。决定在文渊阁中设置内阁,阁员称殿阁大学士,一律从翰林院文官中选拔。阁员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皇帝的秘书。予实权,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负责圣旨的起草。但不予高位,职正五品。

  永乐帝还拟定了第一批内阁阁员的名单,一共七人,分别是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其中又特别注明,解缙是内阁首辅。

  首批七

  名阁员无一例外,全都是选用年富力强者充任。

  永乐帝将常歌、纪纲二人召入文渊阁中。他将名单交给二人,吩咐道:“这七个人,你们锦衣卫给朕仔仔细细的查。即便是他们小时候偷过谁家的瓜,朕都要知晓。”

  常歌、纪纲领旨。永乐帝交待给他们的差事,类似于后世的政治审查。

  永乐帝转头又对道衍说:“大师,如果锦衣卫查不出这七个人有什么大毛病,就让他们担任内阁阁员吧。”

  道衍拱手:“是,皇上。”

  永乐帝话锋一转,问常歌:“燕军旧将们最近有何言论?”

  常歌答道:“大部分都在争功,认为自己在靖难之役中立的功,足够封公封侯。”

  永乐帝笑道:“大师,你听听,真是一群骄兵悍将!皇后已经册封。接下来朕要大封功臣。朕想,封你为公爵,任用你做太子少师,文官之首。给你宰辅的权力。你看如何?”

  道衍从永乐帝的话音中,听出了试探的意味。

  他是何等的聪明人?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贫僧乃是出家人,不宜担任官职。”

  永乐帝道:“出家人?朕赐你还俗,恢复本名姚广孝!另外朕还要在城北给你修建一座配得上你的少师府。”

  道衍推脱:“贫僧才德浅薄,无功不受禄......”

  永乐帝正色道:“无功不受禄?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皇后,第二功臣是你。你若言‘无功’二字。那大封功臣的事就不要办了。再者,朕如今已是天子。这是朕的旨意,你必须遵从。”

  道衍只得退而求其次:“皇上,贫僧,哦不,臣。臣接受太子少师的官职。今后定当结草衔环,报答君恩。只是......公爵之位万万封不得。文官封公,往往不得善终。譬如李善长。另外,臣住庙宇住习惯了。请皇上开恩,将城西的庆寿寺赐给臣居住吧。”

  永乐帝思索片刻:“准奏!今后朕就不称你为大师了。该改称少师才是。”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