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3章 经典咏流传和吐槽大会(1章求订阅!_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舒服。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随后迟余开口,在赵矜脉清脆的嗓音里,加入了浑厚的嗓音。

  就像此时的乐器里面,加入了古钟,以及丝竹管弦的声音。

  气势一下子就起来了。

  诗只有十句,最后,又唱了遍。

  简单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倒也没什么毛病。

  “谢谢两位,给我们带来如此经典,但是又美好的一首歌。”

  撒邶宁走上台前,对着鉴赏团说道:“三位听到刚才这个作品,有什么感受?”

  “好听。”廖昌咏两字短评。

  “特别美。”康镇加了个字。

  “特别上口。”朱单又加字。

  “对,似乎它的曲,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廖昌咏说着,还重复了之前《卿云歌》的旋律,道:“这个感觉像是那个星光照在海洋上,那种波光粼粼,一直这样慢慢地,由远到近地,荡漾过来。”

  “后面再配上这个画面,加上他俩的服装,跟这个音乐特别贴。”

  廖昌咏还是从音乐上去说:“迟余老师,一开始我听他的声音,戏腔较多,但是现在,丰富了很多。可以轻灵,可以沉稳,很厉害。”

  “谢谢。”

  这时,康镇说道:“我刚刚注意到,你们在音乐里面,似乎加了一些自然的声音。”

  迟余点点头,说道:“是的。这首《卿云歌》,据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

  康镇接了一句:“对,始见于汉伏生的《尚书大传》。”

  他说完,把话又抛给迟余。

  迟余自然接招:“据《大传》记载: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

  说着,见有些人听不大懂,便解释道:“就是说,舜帝做了十四年皇帝,这天祭祀的时候,风雨大作。对于古人来说,这可能不是吉兆。”

  “是的,古人那会儿,毕竟不懂天气预报。”撒邶宁开了句玩笑。

  “这时,舜帝沉首而笑,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

  迟余又说:“其实意思就在说,上天已经说明,我要退位了。随后,就把帝位禅让给了禹,就是治水的那个大禹。”

  “然后,不当皇帝的舜无事一身轻,就跟大臣们,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

  这便就是《卿云歌》的由来。

  反映了先民向往的政治理想。

  其他人看向康镇。

  “说的很对。”

  康镇笑了笑,然后又说道:“这首诗里面的词、句都比较古朴,整体理解起来不复杂,但是真要细纠每个字的意思,还是挺难的。”

  “是的,古诗就是这样,你有时候觉得一个字、一个词可能就是字面意思,实际上,可能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