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七章 半岁荏苒弊邑治(七)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大成人自己已然长逝……

  如今行路难颇难,今日送别便有几分蹉跎诀别之意,这番意境引出将来衰老难见之无可奈何,更是感慨。

  这里面最年轻的便是适,作为墨子的亲传弟子,他的年纪甚至比大部分墨家的三代弟子还要年轻,这番中年之上才有的感慨他却没有,也无法体会。

  别了众人,他自去外面随意走走,以缓解这半年多每天上午要教孩子、下午要教大人、晚上要写东西的疲惫。

  马上就要麦收,来到沛郭的人都喜气洋洋,他喜欢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不是春天的那种生机,而是人的那种朝气与充满希望的勃勃。

  两名公造冶管辖派给的剑士墨者跟随适的左右,这半年他的重要性逐渐体现,虽只是书秘而非七悟害,却也得到众人信服。

  不时有下学的孩童经过,叫一声“校介”,行礼便跑开。

  这些孩童都是各个村社选送来的,人数不多也就七八十人,再多适暂时也教不过来。

  这几日放麦假,过几日孩子们要跟随人去田中帮着拾取麦穗,其实拾取不了多少,但主要是培养他们做事的习惯,知道稼穑之苦。

  这些孩童按照适的要求,称墨子为校长,称适为校介。

  他们都这样叫,习以为常,不会去想为什么这样称呼。

  而那些熟悉典籍的人,也觉得这两个称呼极妙。

  管仲治民,“二百人为连,连长率之”,是故乡校之长称之为校长正合适。

  至于校介,也颇合此时意境。

  半年前的三晋伐齐之战中,三晋贵族各受赏赐,以青铜做礼器记录这件事。出征的主帅便是韩赵魏三家宗主,而副帅都自称为介,其实就是副贰的意思。

  譬如韩军副帅骉羌被赏赐之后做的青铜钟的铭文就是这样书写的:“唯廿又再祀,骉羌作介,厥辟韩宗虔帅……赏于韩宗、令于晋公、昭于天子……永世不忘。”

  介便是副贰之意,校介的意思便是副校长……实际上墨子也只是挂个名,具体的事都是适在操办。

  一路上不断有人过来打招呼,两名护卫的剑士跟在左右,提防着可能的意外。

  适这半年多一直挺活跃的,即便墨者之外的乡民也大约知道了墨者的一些奇怪的叫法。

  成年人多叫他书秘,熟悉的便叫适,孩子们都叫校介。

  此时乱哄哄的,适却很喜欢这种活泛的喧嚣,想到肚子饿了,便也去吃饭。

  墨者去年秋天大聚一次之后,有了一些变动,每个人每个月都会领取几个钱作为平日之用。

  平日吃用自然有墨家内部分发准备,平日出去吃饭之类都需要用自己的钱。两名剑士的吃用与适无关,适自去吃饭,剑士就跟在左右并不去吃。

  他到了饭肆,苇也看到了他,高喊了一句打了声招呼。适也半年没见苇了,但是之前在商丘村社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