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泰山之阳(十五)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害人的好人。

  数日半月转瞬即逝,无风无雨,天气正好。

  外面并没有发生太多的事,齐国的临淄军团还是龟缩在汶水之南,村社这里的人便也习惯了这种安生的日子。

  庶归田等人的测量工作也已完成,十几井的土地测量完毕,那些学到的东西也经过了实践的熟悉,很多人被调往梁父,那里的分地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在村社的墨者也和村社的民众越发的熟悉,讲的道理越来越多,越来越吓人,越来越深奥,可是民众听的也越来越懂。

  每天晚上,孙璞都会将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录在纸上,总结出各种情况的应对方式,以及民众种种发生过的反应。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里的情况也已经基本摸清,民众的认可也已经基本达成,孙璞便不再想继续等下去。

  先是几名墨者前往老贵族那里,邀请老贵族前来,要和老贵族“商量”分地的事。但这个邀请,属于半强迫式的,用的是命令的语气,如果他不来,那么分地的事依旧会进行,并不会有所影响。

  然后便学当年适在商丘行义那般,召集那些熟悉的民众、附近村社的众人、封田上的氓隶,约定了某一天一同商量分地的事。

  对于这件事,工作队内的墨者也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此时尚且还不是“趁热打铁”的时候。

  泗上铁器很多,趁热打铁这四个字用的也就多,若无铁,自然没有趁热打铁一词,因为青铜之类只能铸而很难锻,趁热打铁这四个字被日常使用,实际上也是泗上生产力进步、铁器开始普及的一个在语言上的表现。

  这是个很正常的疑惑,此时确实还没到趁热打铁的时候。

  面对这样的疑惑,孙璞回答道:“这时候自然不是趁热打铁的时候。可是,趁热打铁也需要先准备铁砧、铁锤、铁块、还要准备好油粹的油、水粹的水……不是说炉火烧的通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打的。”

  什么是炉火烧的通红的时候?

  自然是齐国的临淄军团彻底覆灭的那一天,但若是那时候再开始准备,只怕已经晚了。

  因为按照孙璞所知道的,墨家的时间很紧,要在临淄军团覆灭、而魏赵楚中山之战平息之前,就会撤回泗上。

  这时候可能条件还不完备,可能民众还会骑墙观望,可能民众还会忧心将来。

  但不重要,今日这件事做不好,明日还可以再做,明日做不好还可以等到后日,只要在撤军之前完成即可。

  民众可能会恐慌、可能会恐惧、甚至可能冷场躲避,但孙璞知道,这一切情绪和一切反应,都不是墨家最担心的“反对”。

  恐惧不是反对、躲避不是反对、甚至刻意的疏离也不是反对,而只是赞同之后的担忧。

  被认可和支持是最难的,而恐惧和恐慌对墨家来说却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