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终于_人间重晚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瑾怕都还在哪个不知道的角落流窜呢。

  皇帝召见了谢徽之才明白这个麦种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

  时下的麦种多矮小,产出的麦子也是细长的,这种麦种种出来的麦穗要高很多,而且每一颗都很饱满。

  也就是说实际上的数量多的并不多,但是新麦种的重量比其他地方的麦种重两到三倍。

  皇帝听明白了之后,他道:“那王家带走的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谢徽之:“那个人姓安,人叫安大郎,听说为人憨厚。这麦种便是他先种出来的,至于种出的方法已不可查,当地人众说纷纭。”

  谢徽之一开口就说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原委,皇帝眯着眼静静地听他禀报。

  “只是前些年看他的收成总比自家的高很多,于是村里的人都纷纷与其兑换了一些麦种,渐渐地有人卖到县里,安阳县境内才出现这么高的产出。”

  皇帝就目光冷凝的道:“所以整个安阳县内,半年才能找到十车麦种吗?”

  谢徽之的脸色都没有变一下,也没有接话,他可不知道谢家有没有参与,他依旧神情冷淡的站在下首。

  皇帝心里怒极,但面上也越发不显声色,他继续问道:“王氏把此人带去何处了?”

  谢徽之低头答道:“不知。”

  皇帝就冷哼一声道:“王家到是一直看的长远。”

  皇帝想着如果这批麦种能成功,百姓的粮产就能提高许多,甚至于国库都能丰盈不少,于是压下了这些怒火。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清算,而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用到这麦种。

  于是皇帝当日晚上就和张致镇国公等人就悄悄的去了京兆尹的库房,看到了这批麦种,张致和皇帝都有些激动。

  张致更是道:“如此天下可安享太平十数年足矣!”

  皇帝就道:“还是太少了,朕准备让谢徽之拉两车去夏州那边,他此次大功,外放升他去任夏州刺史,顺带赈灾。”

  “其他的便种在皇庄之中,等到第二年再下发到各州去。”

  大家觉得都很好,这点麦种,如果不是皇帝看着种,怕是没出京城就会不知道怎么没了。

  如此世家既无证据在陛下手里,将来整个天下的百姓也得指着世家手里的麦种。

  那这天下到底的是皇帝的,还是世家的。

  尚且会有人规劝皇帝民贵君轻,可又有谁规劝世家呢。

  但张致听着却觉得有些不妥,他可不是皇帝,皇帝从未巡视过天下,只和先帝打过仗,上个战场,可这种事情他到底了解的甚少。

  便进言道:“臣认为只是下发多有不妥,这些东西想要流通起来还要多有买卖才行。若凭白下发下去,恐和其他粮食一样食用或贱卖。”

  其他人听了之后也觉得有礼,但是户部尚书曹修一下就明白了,如果只是下发,这良种势必不能遍及全国,但是买卖可以。

  于是立即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