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2章 直接影响 下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候选人年龄,可是二十多岁的总统,确实有些夸张。

  翻翻世界近代史,如此年轻的共和制国家领袖还真是罕见,尤其是这个位置还是通过选举而来的,也难怪众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呢。

  为了帮助众人确认他们的听力没有出问题,宋教仁又将陶成章的那份政治遗嘱念了一遍。

  片刻的鸦雀无声,然后礼堂里又是一阵喧嚣,虽然众人都在底下窃窃‘私’语,不过并无一人公开对此发表意见。

  光复会出身的人对陶成章的这份政治遗嘱完全赞成,毕竟赵北也是光复会干部,而且又在陶成章出任党魁一事上出力甚多,由他继任党魁,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人情上,都说得过去。

  但是同盟会出身的人中,有一部分人却对这份陶成章的政治遗嘱非常不满,他们曾以为陶氏一去,自然应由同盟会领袖孙先生继任党务总理一职,就算孙先生不愿接任,那么光复会和同盟会还有不少合适的人选,比如说同盟会的黄兴、宋教仁,以及光复会的章太炎、李燮和,论资历、人望,他们都有资格继任党魁,而且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年纪足够!

  按照传统观点,年纪越大越持重,作为一党领袖,自然应该由年长之人担任,让一个二十多岁的愣头青来领导一帮乌合之众,无论如何看都觉得怪异,哪怕这个愣头青是**先锋、宪政楷模。

  “愣头青”,这个比喻赵北当之无愧,至少在部分持重之人看来,赵总司令横挑英国、日本的举动确实太过莽撞,虽然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中国确实经不起太多折腾,这一次总司令冒险成功了,那么他肯定还会继续冒险,谁又能保证他每一次的赌注都押对了地方呢?

  这部分同盟会出身的干部认为,陶成章之所以留下这样一份政治遗嘱,恐怕更多的原因还是出于对同盟会的蔑视和打压,两个**组织之间的多年畛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消除的,陶成章对同盟会有偏见,同盟会里的部分人对他同样存在偏见!

  不过这些人现在也不敢公开反对这份政治遗嘱,毕竟陶成章是本党领袖,而且是为本党利益而死,慷慨壮烈,现在确实不是揭短的时候,更不是内讧的时候!

  至于那些加入这个联合政党的小党派,就更没有主见了,当初加入联合政党,他们就是奔着国会议员的席位而来的,只要有个人能带领他们“占领国会”,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这个党魁姓陶还是姓赵,姓孙还是姓黄,他们根本不在意,而且有了陶成章的这份政治遗嘱,这个继任党魁就能迅速确定下来,将涣散的党员团结起来,所以,他们对于赵北接任党魁的意见持观望态度或支持态度,并无反对意见。

  各方有各方的考虑,但是最终的看法却是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