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三顾高人_重回八零手撕厂花标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我过来是有些问题想请教一下。”

  李忠听到这话,手微微顿了一下,片刻后又重新扔货,操着沧桑的声音开口,“你找错人了,我就是一个捡破烂的。”

  “忠叔,实在是不好意思来打扰您,只是我真的对啤酒生产技术有些困扰。今天和德国来的专家也探讨了一番,还是有些困惑。我整理一些资料,您能不能帮忙看看。”

  李忠觉得这姑娘有些烦人,怎么说不走呢?“你那天来买德语词典,就是为了跟外国人交流?”

  “是的,不过我以前没学过,只能自己摸索着练两句。”

  他扫一眼她手里的几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体娟秀,看着挺赏心悦目的。“你说说有什么问题?”

  陈芷欢见他态度松动,肉眼可见地开心起来,“现在我们引进了德国的设备,产量提升得不少,但是总感觉还有进步空间。我们用的两棱大麦糖化,之后进入发酵罐,对于德国方面提供参考的温度,和持续加入麦汁的量和次数,有些水土不服。”

  李忠沉吟片刻,见这小姑娘是真心来问的,伸手接过她手里写着满满笔记的纸,一目十行地翻阅起来。

  “你们厂子现在年产量多少?”

  “4000吨”

  “你们车间发酵换了设备之后,周期缩短了多少?”

  “从二十多天缩短到七八天。”

  “那另一个发酵车间现在周期多少?”

  “和我们差不多,但是我们设备要好一些。”

  李忠问了几个问题,心里有数。“按理说你们车间的发酵周期可以再缩短个一两天。大麦品质要注意,糖化过程的温度要控制好,你们要加强一下麦芽汁的检测。如果到这里没问题,你们试试温度控两度下去,麦芽汁的加入控制量,增加次数。”

  “您是说少量多次,控制温度?”

  “对。”李忠似是想起什么,“想当年,我们厂是德国人兴建的,那时候我天天跟那群人打交道,学了不少。但是有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照搬国外的东西来,反而会水土不服,得融会贯通,摸索出一条适用于我们的路。”

  陈芷欢深有同感,“我最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同的设备对原料和温度控制都有不同的要求。就像我们厂和广丰啤酒厂买的大麦不是一个产地的,我们用广丰提议的温度也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还有一点,你们车间之前一直是用发酵池的。现在换了设备,工人能不能操作得当也不好说。这方面也要多盯着。”

  “忠叔,针对这个,我最近在编写使用手册,国外的设备使用手册我草草翻译过一版,但是介绍性质太浓,工人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准备把它写得更通俗易懂,然后结合大家实际上工中遇到的问题,详细解答。”说着,陈芷欢又从包包里掏出一个本子。

  李忠翻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