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2章 马一角夏半边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2章马一角夏半边

  作为保存历史典籍的静嘉堂,对于纸本的保存修缮,经验就比藤田美术馆丰富得多,哪怕是南宋的《风雨山水图》,状态依然相当的不错。

  《风雨山水图》一般用于表现身处逆境之下的风骨,其实是画家的传统题材之一,不说国内,就算岛国都有好几幅。

  一幅是夏圭的,一幅是马远的。

  不过都存疑,夏圭的那幅经过专家研究,已经可以证明画作上的“夏圭”二字是后添的,不过夏圭的画作本来也有不留名字的,因此这幅画从风格,手法,笔墨绢的研究,都符合夏画的特征。

  也就是说“夏圭”二字后添款,大有可能是曾经的卖画者拙劣的画蛇添足,不加“夏圭”二字,大家还更相信这是夏圭原作,加了这两个字,反倒是令人存疑了。

  那幅画是国宝,而静嘉堂的这幅,比夏圭的画更早,夏圭绘画里多取法这位的笔法,马远。

  马远和夏圭都是南宋时期“院体”山水画家的代表人物,位列“南宋四大家”之中。两人都师承李唐,在山水画方面成就最突出,且绘画风格十分相近,因此后人将二人并称为“马夏”。

  马远善于留白,夏圭善于用墨,两人在各自画面表现中,糅杂了自己的绘画理念与审美态度,二者在画面表现方面还是各具特色,后人根据两人的绘画特点,将一个称为“马一角”,一个称为“夏半边”,就是对两人绘画做出的最直观的总结。

  马一角,指的是马远画作的构图精妙,表现力极强,后人也喜欢以“残山剩水”来赞誉马远独特的画风,那就是不以雄伟见长,而以清新取胜。

  或峭峰直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脚,或四面全空独有一翁……灵动轻盈,由繁入简,放弃整体而只取局部,将以前宏观大气的画风转向隽永小品的风格,不再入前朝山水那般迫人心肺,转而崇尚清新自然。

  这个风格,也和唐宋两朝诗风的转换暗合。

  这幅《风雨山水图》同样是取山川景色之一角,松树与杂树环抱中见楼台亭阁,水边石畔,可见半叶孤舟停泊。

  山崖峻峭的中远景与主景间,以微妙的淡墨烘染造成风雨侵掠之迹,松树与杂树枝叶成相映姿态,以助风势。

  山间小道上,有一人躬腰缩项,打着雨伞,顶着风雨疾行,更使画意盎然。

  远山崖壁用大斧劈皴画出,精彩至极。

  这幅画将马远山水画构图的“一角”之称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笔圆厚坚韧,渲染整括爽朗,水波荡漾之态更得自然之气韵,堪称佳作。

  周至通观全作,发现风雨侵掠的方向,与松树,杂树的偏移方向,半叶小艇的停靠位置,行人顶风的雨伞方向,甚至身躯为了对抗风力而倾斜的角度,虽然有细节上的变化,但是总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