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58章 搬迁方案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8章搬迁方案

  大家一起走到望云楼前,发现这里的大门口还多了一块牌子,“渝州市文物局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原来这里是文保工作组临时的办公地点。

  李老三和林婉秋看样子已经不止来过一次,对于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李老三的引荐下,周至才知道这个牌子底下的人员构成有点复杂,包括了国家文物局保护司,渝州文物局,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以及峡江文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大家都在此联合办公。

  作为有钱有力量的民间最大的专项基金会,三峡文保基金会在这里也算是非常有面子,大家约好今天在这里,为基金会介绍桓侯庙的文保工作进展。

  峡江文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渝州市文物局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组建起来的,任务就是负责几处国家级重要古迹的搬迁工作。

  经理陈晓林就是这次工作进展的介绍人。

  “由于张飞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较高价值,一九八零年就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三峡库区内渝州市唯一全淹全迁的重点风景名胜古迹。”

  “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后,水位将提升到一百三十五米,而桓侯庙的屋基最低处,只有一百三十米,也就是说如果不搬迁的话,庙宇一层半都将被淹没,因此搬迁就是必须的动作。”

  “有了三峡文保基金提供的考察资金,我们的选址考察工作得以提前五年开始,我在这里也代表国家文物局保护司,渝州文物局,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基金会的同仁们表示万分的感谢。”

  “陈经理太客气了,这是全民族的大事,能在其中出一份力,当然让我们倍感光荣。”李老三现在说起场面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那这个地址选好了吗?”

  “保护司孟司长,市文物局王局长,还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崔主任,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将桓侯庙新址确定在云阳新县城对岸的盘石镇龙安村10组秦家院子,是非常合适的。”

  “这里的原址只有二十七亩多,但是本着‘搬旧如旧’和‘着眼发展’的原则,我们将新址一期定为五十五亩,如果可能的话,二期还会扩大到一百二十六亩。”

  “确立在那个位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负责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崔主任便适时地接过了话题:“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制定出的《张飞庙保护方案》,张飞庙搬迁保护必须突出对原有环境的再现和文化价值的保护。”

  “因此,新张飞庙的地形环境是张飞庙搬迁工程成败的基础。”

  “张飞庙最大的地形特点是依山、临江、座岩,”崔主任说道:“龙安村云阳县城隔江相望,不管是山体角度,规模,地形,都和这里非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