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3章 成诗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歌词其实类似诗歌,而诗歌的创作手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出一种句法上的‘陌生感’。”

  “比如著名的《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按照你们这样的理解方法,那上句的主语该是流霜?下句主语该是白沙?”

  “难道不是?”卫非问道。

  “当然不是啊!”周至笑道:“上下两句的主语,其实都是一个……”

  说完朝天上的月亮一指:“月光!”

  “因此这两句诗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空中只觉有流霜飞动,却感觉不到月光在飞动;汀上只有白沙可见,而真正作为光源的月光,却在视觉上感知不到。”

  “对比上句的‘月照花林皆是霰’,和下句的‘江天一色无纤尘’,就可以知道诗人为何要这样写了:如果我们是在日光下进入花林,如果能够发现空气中有细小尘埃……”

  “丁达尔现象!”理科狗的卫非张口就来:“那我们看到的是一道道光柱,这是日光和月光的最大差异!”

  “就是这样!”周至笑道:“所以张若虚孤篇压全唐是有道理的,正确理解这两句诗之后,意境和禅机是不是一下就出来了?”

  在座的小伙伴们都读过《春江花月夜》,但是在赏析上也做不到周至这般深入,现在经周至一点拨,就好像一件尘封的精美文物,被人擦拭清洗干净,露出本来面目一般,让人不由得惊呼其美丽。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冯雪珊低吟道:“真的好美啊……”

  “因此这样不依常规语法的描写,在诗歌当中是很常见的,落到我们现在讨论的歌词上,‘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与下句‘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是相配套的,将天空比喻成了一个精心打扮的姑娘。”

  “东边还是蓝色,一片云朵反射着夕阳的光,就好像姑娘穿着蓝色的上衣,胸口别着映照着夕阳的胸针。”

  “而西面遍布晚霞,另一些云彩染满霞光,就如同姑娘的缤纷的彩裙。”

  “看似病句,可就算不懂诗理的人,唱的时候也会觉得它非常美。而忽略它的毛病,这恰恰是歌词精妙之处,因为它的‘病处’,就是启动我们自行联想的地方,让我们自行通过脑补给弥补上了。”

  “这就是很多诗歌明明都是病句,却让我们只觉其美,不觉其病的原因所在。”

  “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吗?”张辛夷很好奇:“你再给我们列举几个?”

  “比如啊……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意思是在浮云流水间一别之后,十年来浮云流水常见,而君不得见,每到这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你。”

  “又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思是两地青山本同一脉,同云同雨同明月,从这个角度来计较,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