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83章 乔治·达尔文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简单。”周至说道:“信息技术,说到底是为人服务的,那么请问,哪个国家的人最多?”

  “哈哈哈哈……”李乐山笑道:“那当然是中国和印度,但是要让信息技术为人所用,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的数量,才是决定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决定性力量,我们不能用人口的数量代替代替人才的数量,肘子你这是在偷换概念。”

  周至却继续摇头:“我并没有偷换概念,以前的计算机,的确属于专业设备,需要长期学习后,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能使用。”

  “但是随着个人电脑和个人操作系统的推出,个人电脑,现在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这个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可以预见,个人电脑,其体积将会越来越小,存储量将会越来越大,运算速度将会越来越快,与通信技术将会越来越紧密,随身携带将会越来越方便。”

  “这些只是硬件,而对于软件来说,其功能将会越来越全面,而界面将会越来越简洁,使用将会越来越简单。”

  “李教授,您认可我这个推论吗?”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问题。”李乐山也非常乐意和后辈讨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前景:“而且你说这个通信技术,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和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将个人电脑变成真正的移动设备。”

  周至对李乐山真是佩服,他的这个预测完全符合后来的技术发展趋势,看来这应该已经是行业大佬们的共识,信息时代到网络时代再到移动通讯时代的迭代过程,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清晰地构建在他们的脑海当中了。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推测一下,将来某一天,我们人人手上都有一台信息设备,这台信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就下载安装最新款的应用软件?”

  “有这个可能。”李乐山点头。

  “那么如果这个软件系统存在BUG,它最先会在那个国家发现?”周至笑道:“或者说,哪个国家的软件,最容易完成试用版的测验工作,最容易实现软件的BUG暴露与修正,升级与迭代?”

  “当然是软件的使用者越多,就越容易完成这些。”

  “对。”周至说道:“我承认,技术人才是最重要的积累,有了他们,才能够做出产品。”

  “但是任何产业都一样,存在一个从尖端走向大众的过程。”周至笑道:“在起步阶段,比如现在,我们还属于落后群体,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情形很快就能获得改观。”

  “在人才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高新产业,注定会转移到为大多数人服务上来。”

  “这个时候,在大家的技术背景都相差不远的情况下,决定信息技术产品先进性的关键因素,将不再是技术手段的高低,而是产品的场景设计与用户体验。”

  “等到了这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