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四章 遇泼妇,急行军_道起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上难民很多,陆陆续续,已经遇到了几百人,拖家带口的,蛮子的残忍历朝历代都有记录,从秦汉至宋元,比比皆是,汉民莫不相惧。

  好在大明太祖皇帝神氏曜驱逐鞑虏,恢复河山,才解了汉民水火劫难,因为名字中有一个“曜”字,寓意光明,所以用“明”为旗号。

  难民见了大军,全都慌张的避开,惊扰行军,毕竟也是大罪一条。只是贾珏心细,注意到那些难民里多有惶恐的,见了明字旗并不高兴,反而有一股警惕厌恶的情绪蕴藏在其中,奇怪,他们可是来拯救世界的啊!

  其中不仅有粗布平民,牛车驴车,也有锦绣地主,架着马车,不过马车极少,见到大军,全都灰溜溜去到路边草丛躲避。这些难民行色匆匆,逃命中带不了什么,不过衣物银钱,一个小包裹,能回家之前,日子可不好过。

  路边多有悲哭者,大概是亲人死于兵祸,也有瘦弱无力者,似乎许多天没有好好吃过饭了,眼神凹陷,形容枯槁,更有昏倒的,周围亲眷一片哭嚎。

  这里面的人,可不仅有顺义而来的,还有从密云等地南逃的,只是没想到顺义县城也没了,这里可是京城门户,不免心灰意冷,因此见了大军,并没有见到主心骨的激动颜色,反而一脸萧瑟。

  贾珏有感乱世无情,取下身上常带的白玉,对身后的沈炼吩咐道:“你找一人,带上几骑,沿路收拢难民,去紫薇舍人薛公旧宅找薛蝌薛公子,让他也在城外设置粥棚,记住,粥要稠,每日量定,宁可少,不能断,去了也不必回来,听薛蝌调遣,维护秩序。”

  自战事开始,京中聚集的难民很多,又不可能放他们进城,于是正坤帝在城外圈了地方,提供一片瓦砾,一碗活命的粥,已然是好皇帝了。

  战事日久,太仓存粮有限,先有边军消耗,后有轻车简从的勤王大军,能够分给难民的实在有限,京城的难民却每日都在增加,施粥从每日两次变为每日一次,质量也越来越差。为了防止哗变,新军中有一部分就是从难民中招收的,略微解决难情。

  “世弟高义,为兄佩服。”水溶见到贾珏此举,有感仁者之义,贤德之风,此时还能想到百姓,绝对是难能可贵,京中粮价原本一两银子二石,已经涨到一两银子一石一斛,自己都紧张,还济世救民,暗道怪不得圣上以“德”字封元春为贵,以前看是警示,现在看,当是有所出。

  见沈炼要走,水溶也不甘落后,从腰间取出一块刻着“北静”二字的玉佩,让他派人去北静王府告诉管家,也添加一个粥棚。

  “是。”沈炼一抱拳,立刻歪马去队伍后边,叫了一个小骑,在路边吩咐他们,然后返回。

  “王爷此举,当名垂青史。”贾珏由衷的称赞,对北静王也有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