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七节 你敢投降,俄跳黄河_亮剑之小兵穿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一辆驴车慢慢悠悠地停在吉县县城以北一处不起眼的窑洞院子外面。

  阎锡山前几天就住在这个地方,等过两天雨停了,他准备再换个地方。

  吉县是山西东南的一座小城,位于黄河东岸,三面环山,一面滨水,东高西低。

  壶口瀑布就在吉县东南端的壶口镇,因此这里也是黄河中游最南端适宜渡河进入陕西的地点,素有“秦晋通衢”之称。

  东高西低的吉县,在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8公里的区域之内,有五座大山横穿东部和中部,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这种地形易守难攻,就算是攻下来了,也不可能全面占领。

  如果说冀中是华北的乌U克K兰,那吉县这种地形,差不多就算阿A富F汗。

  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有不少地形,都是像是阿A富F汗。

  日军在拿下吉县县城之后,尝试了多次向西打到黄河岸边都没有能够得逞,也因此改变策略,尤其是百团大战之后筱冢义男来到山西,对阎锡山的态度就从“强硬打压”改为“利诱拉拢”,不谈主义,谈生意。

  为了表达诚意,筱冢义男早就主动把吉县县城给阎老西让了出来,让阎锡山能够种粮经商,收税养兵,这也是双方第一个实现“共存”的地区。

  当然筱冢义男也有他的收获,比如说中条山战役中,晋西南晋绥军由于“陷入苦战”而无法形成策应,导致山西境内的中央军惨遭灭顶之灾,老蒋也因此暴怒,以停发军饷对阎锡山进行惩罚。

  对于停发军饷,阎锡山也没啥特别过激的行为,就是哭穷,哭穷再哭穷……老蒋这边思来想去,也不能真的翻脸把阎老西推到敌人阵营里面去,也就只能隔空怒骂娘希匹。

  (二)

  驴车上被搀扶着走进细雨的,是一个七十多岁须发皆白的老者,这不是别人,正是号称“山西宰相”的赵次龙。

  车子刚刚停稳,阎锡山就急匆匆从窑洞里走了出来,四儿子阎志民打着伞在后快步跟着。

  此时的阎老西也已经五十大多快要六十岁的人了,行动呀早已不像年轻时那么敏捷,但是对于被自己比拟为“吾之荀彧”的赵老爷子,阎锡山还是非常尊重的。

  赵老先生不仅是阎锡山的军师、兄长、智囊,还是1912年山西“将校研究所”的首任校长,此后山西的“山西军事教育团”、“学兵团”、“山西军官学校”都是在这个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晋绥军中的高层军官,一大半都是赵老先生的弟子。

  阎老西扶着赵老爷子,不无埋怨地说道:“啥事啊这么着急,天晴都不愿意等,说了你好好歇着,过几天俄去看望你么!”

  “急啊!”赵老爷子顿了顿拐杖,说道:“我是怕……行了,屋子里说吧!”

  看到赵老爷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