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6.新王登基_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第一的位置。

  只不过这两年,想要长期保住这个位置的星巴克,已经感到了压力。

  6月19日,星巴克发表声明称,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同店增长率从3%下调至1%,创下近年来的最低值。

  东方市场的意外低迷更是让华尔街大跌眼镜。

  星巴克于美东时间7月15日盘后发布三季度业绩,其全球营收增%至亿美元,利润增%至亿美元,均超过华尔街预期。

  但国内市场的门店销售额则下降2%,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本季度出现负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2017财年,星巴克在中国的同店销售增长7%,2018财年的前两个季度则分别增长6%和4%,本季度出现负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业界将这样的下滑主要归结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上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投资银行桑福德伯恩斯坦称,星巴克第二季度的下跌是持续性的,它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的原因是,咖啡正义等竞争对手太强。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从2012年正式开始布局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咖啡正义通过疯狂补贴和大面积的广告投放,迅速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也斩获了以白领为主的很多用户。

  现阶段的咖啡正义发展的逻辑并不复杂,它只需要跑得快些、更快些,将自己的影响力做到更大,让点一杯咖啡成为用户的习惯。

  咖啡消费无非场景型消费或冲动型消费。除了想要在咖啡馆里工作、社交的这部分需求以外,工作时急需咖啡因补给是另一大需求。

  在场景消费层面做到极致的星巴克,在以外卖为主的冲动型消费上做得明显不够。

  星巴克未必看不到外卖的火热,但星巴克有自己的顾虑。

  外卖配送时间长会影响口感、配送过程中咖啡可能会倾洒、同时涌入大量外卖订单会影响堂食顾客的体验。

  一直以来有力竞争对手的缺乏,也让这个咖啡巨头觉得外卖业务既非紧迫也不必要。

  只不过现在,半路杀出的咖啡正义,打破了星巴克的澹然。

  和表面上“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的澹然回应相比,实际上的星巴克却远没有如此冷静。

  他们先是补足了自己外送功能的缺失,又联合各大供应商发动“二选一”,牢牢掐住了咖啡正义的七寸。

  面对诉讼,星巴克也有自己的律师团队,作为老牌龙头企业,怎么会在合同上犯下低级错误?

  你说我垄断,证据在哪?

  小道消息甚嚣尘上,不知道多少中小型咖啡企业在一边看热闹,期待双方打得你死我活,好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媒体关注的点却不是这些,如果江城中院正式开庭审判,这将是星巴克在中国首次面对反垄断诉讼。

  世界第一的咖啡龙头,终于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