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85章 沈安就是祸害_北宋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铜钱?

  “金银太少,不可为。”

  这一点大宋君臣都知道,所以才纠结。

  金银无法作为货币出现,那么还有什么?

  就只有铜钱了啊!

  头痛!

  “臣以为唯一的出路就是纸钞。”

  金银要想作为货币,量大是必须的。

  可大宋本土的量却不够,按照沈安的了解,若是想用金银作为货币,大宋本土的储备没希望。

  只有更东边的倭国,还有大洋的彼岸才有丰富的金银矿储备。

  鼓动远航吧,可这个时代即便是去了也是开荒,想找到金银矿得耗费不少时间,目前的大宋并无这个精力。

  目前的大宋内部改革才是王道,不好分心。

  “你这番说了,我也懂了。”赵曙这个人至少不是那等不懂装懂之辈,“可纸钞如何控制?百姓不信又如何?”

  这是个现实问题。

  沈安说道:“这需要保证。需要朝中的信誉,可这个却有些艰难。”

  老百姓可不会管你什么信誉,真金白银才是王道。

  “所以需要用真金白银来让他们相信,朝中发行的纸钞不是废纸,而是能交换铜钱或是金银的东西。”

  “可朝中哪有那么多金银铜?”

  包拯最头痛的就是这个。

  赵曙也觉得这个问题无解。

  “可商人们有啊!”

  沈安的话就像是一记炸雷,一下就炸醒了赵曙和包拯,而已经变成小透明的司马光也懵逼了。

  “你的意思是说……把商人拉进来,让他们先用纸钞?”

  包拯第一个反应过来,赵曙随即醒悟,“商人们可愿意吗?”

  “当然会愿意。”沈安想此事已经想了许久,此刻自信十足的道:“商人饱受缺钱之苦,此事他们受益最多,只要好好同他们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来他们会答应的。”

  包拯的眼皮子跳了一下。

  沈安所谓的讲道理,大抵就是没道理。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就是威胁。

  这样不妥吧?

  “金银铜收集多有不便,所以最好的开端就是用纸钞去换取他们手中的金银铜,这是最好的积累方式。”

  “商人之间流通起来了,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沈安一本正经的道:“随后就是官员,比如说他们的俸禄全部发纸钞如何?作为官员,要为国分忧,想来他们是同意的。”

  包拯觉得沈安就是个祸害!

  “官员不稳,牢骚满腹,这纸钞如何能顺利的发下去?”

  包拯正色道:“最多一半纸钞,另一半还得要铜钱。”

  赵曙见他们两个一唱一和的,仿佛发行纸钞已成定局,不禁失笑道:“此事还得要宰辅们商议。”

  随后宰辅们就被叫来了。

  “发行纸钞?”

  韩琦一听就摇头道:“这是个好主意,可太难,臣担心后患无穷。”

  “是啊!”曾公亮说道:“若是发下去了,百姓突然不愿意用,鼓噪起来,那可是燎原之势。”

  大宋的百姓有造反的习惯,十几个人也敢称自己要造反。

  若是纸钞的信用出了问题,那真的是遍地烽烟。

  “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坐视吧?总得要试试。”

  沈安觉得他们的态度有问题,太消极:“从商人和官员们开始,就算是出了问题也好解决。”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